易白诗歌《亡魂之歌》首届杨牧诗歌奖获奖作品 邵福平朗诵预告

易白诗歌《亡魂之歌》首届杨牧诗歌奖获奖作品 邵福平朗诵预告

2017-05-03    10'13''

主播: 5星电台

33255 13

介绍:
4月26日,据中国诗歌学会官方网站及主管主办微信订阅号公布的“首届杨牧诗歌奖”终评结果,诗人一墨(本名王增弘)组诗《亡魂之歌》斩获“杨牧诗歌奖”单设奖项“杨牧诗歌奖·青少年诗人奖”,奖金1万元。 《亡魂之歌》(组诗) ——试述道孚“12.5”火灾牺牲英灵遗言 题记:2010年12月5日12时30分左右,四川省甘孜州道孚县鲜水镇孜龙村呷乌沟突发草原火灾,15点10分左右,突起大风,22名扑救人员遇难,其中包括15名战士牺牲。同年12月6日,四川省军区专门召开会议,决定追认因扑救道孚县山地灌丛草地火灾中牺牲的李列、王超、焦祖波等15名官兵为革命烈士,12月9日,四川省政府批复《甘孜州人民政府关于请求追认亚洛等六位同志为革命烈士的请示》,同意追认亚洛等六位同志为革命烈士。 《我没“死”》 火烧着我 我使劲张嘴 却张不开紧闭的唇齿 如果可以,我会用嘶哑的喉咙 再一次撕心裂肺地叫喊: 我没死! 火烧着我 我用尽全力 却动不了僵硬的躯体 如果可以,我想用尽全力呼吸 可我已经没有任何知觉 这是哪? 火烧着我 我看到自己 躺在殡仪馆的火炉里 我听见了身体里的每一块骨头 被烧焦并吱吱作响,断裂…… 老天啊! 火烧着我 我真死了吗? 可我的意识为何活着 我看见自己沸腾的血液在蒸发 我看见先烈们在向我招手 我不走! 火烧着我 我将化为灰烬 可火却没有烧掉记忆 没有烧掉我眷恋着尘世的感情 没有烧掉我的灵魂和精神 我没“死”! 《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请不要再对着我的照片流泪 请不要再对着冰冷饭菜发呆 爸爸:彻夜难眠的爸爸 别难过,好吗? 已有人帮我洗去了这身灰尘 爸爸: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我有很多话忘了说 我多么希望 这只是一次深沉的昏睡 然而,我再也不能动弹 妈妈:饱含泪水的妈妈 不要哭,好吗? 酥油灯已经点亮了前行道路 妈妈: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我有很多话还没说 我多么希望 这只是一场未醒的噩梦 然而,我已经化为灰烬 老婆:悲痛欲绝的老婆 坚强点!好吗? 失去爸爸的孩子更需要妈妈 老婆: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我有很多话想要说 我多么希望 这不是阴阳相隔的感情 然而,我变得好轻,好轻! 孩子 : 哭喊爸爸的孩子 快长大!好吗? 要听爷爷、奶奶、妈妈的话 孩子 :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我有很多话跟你说 我多么希望 能陪伴你健康快乐成长 天啊!摸不到你的肩膀 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家人:日夜思念我的家人啊! 家人:我难以割舍的家人啊! 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请不要再对着我的物品伤心 请不要再对着我的名字动情 您能听见我说话吗? 《我想,您知道》 我想,您知道的 我决不能让烈火肆虐蔓延 它会吞噬更多无辜的生灵 那一刻,没时间多想 您知道——我是祖国的勇士 我想,您知道的 当我跨过火海脱身的时候 我听到群众在火海中呼救 那一秒,他们需要我 您知道——我是人民的子弟 《如果可以》 首长,关心着我的首长啊! 如果可以,给我一口气 我想背着烧伤的群众 穿过浓烟,冲啊! 越过火海,冲啊! 兄弟,朝夕相处的兄弟啊! 如果可以,我想活过来 回到我们队伍和您们 一起工作、生活 一起训练、战斗…… 同志,刚到部队的同志啊! 如果可以,我想教会你 如何上战场摸爬滚打 教你站岗、执勤 教你巡逻、战斗…… 人民,含泪送别的人民啊! 如果可以,我想敬个礼 隔着灵车我隐约听见 有人喊我:烈士 有人喊我:英雄 祖国,伟大慈祥的母亲啊! 请您看看,我并没有死 还有很多穿军装的我 在我战斗过的地方 永远忠诚的守护您 《请抓起一把我的骨灰》 如果可以 请留下一把我的骨灰 留在驻地,守护着雪山 守护着我曾战斗过的地方 如果可以 请抓起一把我的骨灰 带回故乡,埋进土地里 我已经很久没有回家 如果可以 请抓起一把我的骨灰 撒进江河,水流淌而去 我想好好游览驻地的风光 如果可以 请再抓一把我的骨灰 撒向半空,让风带着我 我想看看祖国到底有多大 《后记》 我穿着跟你一样的军装 尝试写跟你一样的言语 你是我,借我几笔补遗 我是你,试写未言之意 烈士啊!话难尽,志已酬 请安息……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九日 成都 与英雄和读者一起疼痛 ——评王增弘获奖组诗《亡魂之歌》 文/罗未然      增弘斩获“首届杨牧诗歌奖·青少年诗人奖”,可谓名至实归,但我还是有些意外——毕竟在以破坏语言纯度、制造阅读障碍、虚构玄幻意象而迎合报刊编辑的诗歌潮流下,增弘的诗算不上“潮”,更在“主流”外,投之茫茫诗海中,是很难进入方家法眼的,他的组诗能从成千上万件参评作品中脱颖而出,足见其独特之处——这是诗人站在时代坐标上满怀激情创作的一组亡魂歌,正应了第二届华语诗歌奖得主、青年诗人朵渔的获奖感言,“诗人应该回到时代的现场,重新充满激情”。这也许是一种巧合,但我情愿认为,这是一种必然,一种理性的回归——诗歌已经远离读者太久了,身边的诗友们总在抱怨,“能读懂古体诗,却读不懂现代诗”。增弘诗歌的获奖,是对所谓主流诗歌创作的反省和矫正,也是对大众化诗歌创作的肯定和张扬,让我们能够从另一个维度来解构诗歌的创作路径和方向。 每次谈到诗,我都想拿汪国真和余秀华说事,并非我要像某些人那样贬低他们,相反,我很认同他们的创作态度,即绝对的真诚、绝对的真情。增弘与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联,无法相提并论,但我要说的是一种诗歌现象,就是他们都拥有很多读者,而以著名自诩或者被人冠以著名的诗人不计其数,却大多只在圈内曲高和寡,圈外则知音寥寥。从某种角度来说,他们是孤傲的,也是孤独的,不知这是诗歌的悲哀还是诗人的不幸。增弘和他的诗与之截然不同,他融入了群众,融入了生活,把一颗真诚的心交给了读者,其诗在语言上没有任何阅读障碍,小学生也能理解,清新自然得如同一潭见底的湖水。我始终认为,他和汪、余一样,都是用心在写作,没有半点装腔作势,那些打动人心的诗句绝不是刻意码出来的,而是内心世界的自然流露,真情实感的强烈迸发,就像一眼甘泉在汩汩流淌,所以能直抵读者心扉。 增弘是我在报社工作时结识的诗友,我们情趣相投,常常谈文论诗。7年前,一场草原火灾夺走了22个鲜活的生命,其中15名官兵壮烈牺牲。那时,我作为成都军区战旗报社记者被派往现场采访,增弘则守在报社做着信件收发工作,没想到他会以诗歌的形式投入这场备受社会关注的舆论战。在巨大的悲痛和情感冲击面前,任何技巧都显得拙劣和多余,不难看出,增弘创作这组诗时,几乎没用到什么“特技”,如果非要说技巧,那就是他不怕犯忌,让自己“死”了一回,以“我”这个烈士的身份和视角,拉近了与读者的情感距离。相信很多人都不愿这么做,增弘却大胆选择了这个角度,因为他在滇西部队服役时曾多次参与扑火救灾,幸运地与死神擦肩而过。他感同身受,最能理解那些为扑火而壮烈牺牲的战友,而且,他还从网上得知,22名烈士中,有2名是和他同期入伍的广东籍战士,相同的经历、相同的年龄和相同的籍贯。一个个情绪“引爆点”,引发了诗人“非写不可”“不得不说”的创作冲动,让诗人和烈士的灵魂在一场特殊的情感遭遇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于是萌生了一个“奇异”想法——代表牺牲的战友“说”出想说却没来得及或无法说出的心里话,与亲人、战友进行一次非常意义的灵魂对话。这组诗最初的题目叫《补遗》,按增弘的解释,就是想替烈士们补上几句告慰亲人和战友的遗嘱。“火烧着我/我用尽全力/却动不了僵硬的躯体/如果可以,我想用尽全力呼吸/可我已经没有任何知觉/这是哪?/火烧着我/我看到自己/躺在殡仪馆的火炉里/我听见了身体里的每一块骨头/被烧焦并吱吱作响,断裂……老天啊!”读到此处,怎能不教人撕心裂肺,疼痛如绞!诗人言犹未尽,又继续写道:“火烧着我/我将化为灰烬/可火却没有烧掉记忆/没有烧掉我眷恋着尘世的感情/没有烧掉我的灵魂和精神/我没有‘死’!”烈士不朽的灵魂跃然纸上,我们仿佛听到了来自遥远天国的声音。 普希金说:“诗人最宝贵的东西就是真挚。”悲天悯人的情怀是诗歌创作的感情基础,增弘的创作始终处于悲痛状态中,情感真挚而热烈,早已与烈士、亲人交融为一体,甚至模糊了自己的角色。在另一首诗中,诗人分别以“儿子”“丈夫”“爸爸”身份,与“爸爸”“妈妈”“老婆”“孩子”倾述衷肠,这是逝者对生者的真情告白,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折射出革命烈士“无情未必真豪杰”的人性光辉。组诗中,这样的情感表达一贯到底,且逐渐得到了思想和艺术的升华。诗人饱含真情,与英雄和读者一起疼痛,用质朴无华的语言,写出对军营和战友的不舍,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对家乡故土和战斗过的地方的眷恋。这种全景式立体抒写,在读者心中塑造了烈士们血肉丰满、胸怀博大、灵魂崇高的群体形象,弥补了新闻宣传无法直抒胸意的缺憾,达成了诗歌抒情、言志、记史的功能和使命,使之迅速跃升到了史诗的艺术高度。也许,这正是首届杨牧诗歌奖的评委们青睐这组诗,并将其列入获奖篇目的一个重要理由。 诗人抚慰的永远是人类不安的灵魂和受伤的心灵。创网、办刊、写作,增弘都秉承了为人民、为时代、为读者创作的文学理念,他的这组获奖诗是能点燃我们信念和激情的星火。在那个寒意彻骨的冬天,在那些愁云惨淡的日子里,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丝驱散阴霾、温暖灵魂的亮光,进而以坚强之手翻过悲痛的一页。这,就是我们能感受到的诗歌力量!反观当下喧嚣浮华的诗坛,实在有些令人沮丧,彼此读不懂诗作、故作高深者有之,扯大旗另立山头者有之,复古倒退走老路者有之,更遑论给人以鼓舞和力量。这样的诗人、这样的诗作,倒是越少越好!互联网上,捍卫诗歌尊严的勇士们口诛笔伐,向伪诗发起一轮轮宣战。浓浓的火药味,让我们不得不回首检视那些分行排列的文字,有几多是真正的诗?有几多是时代、人民和读者需要的好诗? 诗歌是生活的审美超载,也是心灵的绝美回响,希望每一首诗都能抹平我们的创痛和忧伤,给我们带来阳光和希望,唤起我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增弘和他创建的5星文学网一直在这么做,他一定会这么做! 注:评论作者系首届巴金报告文学奖获得者,简约主义诗歌倡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