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山学校》第六解:玩耍对孩子的未来有多重要?

《夏山学校》第六解:玩耍对孩子的未来有多重要?

2020-08-16    05'36''

主播: 练摊儿学苑

74 1

介绍:
第六解 练摊儿讲堂 解密教育经典·助推家长成专家 《夏山学校》篇·第六解:玩耍对孩子的未来有多重要? 朋友们好! 这里是“练摊儿讲堂”,“解密教育经典·助推家长成专家”这个专题的“《夏山学校》篇”第六解:玩耍对孩子的未来有多重要? 小时候没能尽情玩耍,以后会出各种问题。 比如:网瘾、早恋、逃学、打架、叛逆等等让无数家长头痛不已的问题; 其实都或多或少地跟孩子小时候没玩好,没玩透,没玩尽兴有关系。 这很不好理解,对吧? 如果我说网瘾、早恋、逃学、打架、叛逆都是瞎胡闹,是不务正业, 估计大多数朋友都比较认同吧。 接着说下去, 既然是瞎胡闹是不务正业, 那就是玩,就是游戏; 这样说应该没问题吧。 四川人的确习惯性地把小孩子的谈恋爱叫“耍朋友”。 也就是说,上述的那些所谓的不良行为,都有玩耍、游戏的成分。 玩耍和游戏本身没问题, 问题在于他们的玩耍太疯狂太过分了。 他们的玩耍和游戏更像是“报复性玩耍”、“报复性游戏”, 就像成年人的“报复性消费”; 很不理性,很不明智,很不懂事儿。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他们在该玩耍该游戏的年龄, 没有得到充分的玩耍和游戏。 想想我们中国的孩子, 几乎从3岁上幼儿园起, 就不可能自由地玩耍了。 喊了多少年的“不要让孩子输在跑线上”的口号, 一直喊到现在依然喊得很起劲儿,各种辅导机构也乐得跟着起哄, 把每个家长都喊得焦虑万分哄得恐惧万分, 生怕自己家的孩子输在跑线上。 恨不得在一岁两时就逼着孩子“抢跑”, 以为跑得早、跑得卖力就能跑得赢。 于是,你争我赶地早识字,早背唐诗,多做作业,多上辅导班、兴趣班。 所谓的兴趣班,其实不是孩子感兴趣的班,而是家长认为孩子应该感兴趣的班。名为兴趣班,实为无趣班。 结果往往是, 很多孩子跑到半路就跑不动了, 有的打死也不想跑了; 有的干脆往回跑, 把小时候没来及玩,没玩够的各种游戏都捡起来了。 因为年龄大了些,自主意识更强,玩得也就更主动更投入更上瘾更过分更不能自拔更不顾一切。 家长们懵了: 怎么会这样? 在这方面, 尼尔比我们看得清楚。 在他看来孩子的起跑线不是各门功课,不是各种兴趣班, 而是玩耍和游戏。 不会玩,没玩好的孩子, 不要说不会学习学不好了, 甚至不会成长不会成熟,永远长不大。 他倡导并实践“游戏至上”, 因为在他看来: 当一个孩子没有游戏能力时,他的心已死去; 不让孩子玩个够,对于他们的伤害很难估量。 他知道父母普遍有这样的焦虑: 要是我的孩子整天玩,他能学到什么呢?他怎么能赢得升学考试呢?他还有什么好的出路啊? 他也知道,父母出于对孩子前途的担心,甚至是恐惧,而剥夺了他们玩的权利。父母这样做,其实是在解决自己的担心和恐惧问题。对孩子的伤害,父母却茫然无知。 尼尔用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 如果你的孩子玩够了,他会在两年内用功读书,通过大学考试,而不是在一般的情形下他也许要花上六七年的工夫,前提是如果他真想通过考试的话。 事实上,夏山学校的确有很多孩子前十五、六年基本是玩过去的,后来就是用两三年的时间就考上了大学,其中不乏考上牛津、剑桥这样的世界名校。 在该玩的年龄,玩透、玩好、玩够的孩子, 不但在该学习该考试的时候表现得更优秀,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 他们在以后面对人生的各种问题时更独立、更理性、更成熟。 他们对世界的虚幻想象早已在童年时期自由挥洒殆尽, 转而开始拥抱一个很现实的世界。 而那些在该玩的年龄没有玩透、玩好、玩够的孩子, 将会一直活在半虚幻半真实的模棱两可之中。 小孩子做游戏玩耍时的那种对现实事物的虚幻感, 因为没有得到尽情释放, 所以一直残留在他们的身体里; 于是造成他们年龄身体在长, 而心智并没有同步成长。 有一个很形象的词来揭示这种现象, 叫“巨婴”。 别看他们已经是中学生、大学生了, 但在面对现实的时候依然是虚幻的游戏的心态; 不务实、不理性、不成熟、不懂事、瞎胡闹、胡乱来, 明明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孩子嘛! 那些强迫孩子报各种辅导班、兴趣班, 把孩子玩耍的时间给挤瘪、挤死的家长们, 该醒醒啦! 所有被你们给挤掉的,那些孩子应该玩耍的时间, 都会在以后的某个时间, 以网瘾、早恋、逃学、打架、叛逆等不堪忍受的形式, 借尸还魂、大摇大摆、穷凶极恶地卷土重来的。 至于已经出现严重问题的孩子该怎么办? 请继续追踪、收看本节目, 会陆续为您解惑、支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