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我的语文老师们》

《忆我的语文老师们》

2022-08-24    08'24''

主播: 卢玲(玲珑)

311 2

介绍:
《忆我的语文老师们》       秦时弦月          在书架前寻觅良久,不经意间翻开一本《朱自清散文集》,重温三篇经典的散文:《匆匆》、《背影》和《荷塘月色》。说它们经典,一是因为它们都是广为人知的佳作,二来因为它们都是中小学教科书的“常客”,任教材怎样修订改版,依然没能撼动它们的地位。 既然是重温经典,便能在思维深处引起些许回忆和思考。就像听一首经典的老歌,看一部怀旧的电影一样,拨动你情感的心弦。 重读那些经典散文,勾起了初读时的回忆。那些曾经在教科书中学习时的情景和语文老师上课的景象,依然记忆犹新。 初读《匆匆》是在小学五年级,那时一位甚为严厉的王老师教我语文,这篇课文是要求全部背诵的。 由于当时年龄较小,在摇头晃脑地背诵时,哪顾得了时间是怎样匆匆而逝啊。 当时只觉得朱自清的这篇课文十分拗口难读,再加上“头涔涔”“汗潸潸”“赤裸裸”之类的生词繁多,这篇课文便成了沉重的负担。 犹记得那时王老师要我们回答文章最后“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我们争先恐后的作了各种富有“哲理”的回答。 再次读到《匆匆》是在高三的“高考百天总动员”上,当时一位学生代表上台发言,大家本以为他会说些“努力奋斗”、“青春无悔”之类的豪言壮语,可他却出乎意料的朗诵了《匆匆》。 那时可不再像小学那样没心没肺了,顿时感到时间真的要一去不复返了,便少了许多徘徊与叹息,想给最后的高中留下一些哪怕是像游丝一样的痕迹…… 初学《背影》是在初二,正是青春叛逆期。 记得当时年过半百的邓老师先是自己声情并茂地读了一遍,之后又放了一遍央视《子午书简》节目里朗诵《背影》的录音,并夸口自己的水平快赶上播音员了。这一点我倒是承认,可至于他对文章中亲情的解读,我却不以为然。 感觉我爸爸和朱自清一样的父亲一样“迂”。 一想起老爸平时的唠叨与责骂,不管朱自清写得多感人多真挚,都感受不到了。 也许,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蹒跚的背影里蕴含着怎样的亲情。 今年暑假回校那天,父亲坚持将我送到省城,像《背影》中的父亲那样,“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警醒些,不要受凉”,又嘱托大三的学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不再笑他“迂”了。临走时,我没能看到他的背影,他一直站在那儿目送我进了车站。 我想,父亲的背影也不如从前那样矫健了,微微发福的身体和两鬓的白发也使他略显老态。 这其中除了沉重的生活负担,也有我这个叛逆、不懂事、经常惹他生气的儿子的“功劳”吧。 学习《荷塘月色》时,我已经上了高中。教语文的是一位年轻的李老师。 将她定义为一个富有梦想的文艺女青年应该恰到好处。 她花了好几个课时精讲了全文,什么排比、通感、博喻的修辞手法,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丰满而又渺远的意境渲染成了后来我们答阅读理解试题的常用套路。 然而,李老师绝非唯考试论者,她要我们学习的是朱自清如何能在“心里颇不宁静”的夜晚,“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带我们在学校的荷塘边画风景,写文章, 当我们被教室外的嬉戏声打扰时,她让我们对自己说一句“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样,再闹的心也能静下来。如今,上了大学,偶尔也有几日心里颇不宁静,虽然没有荷塘,但这大学校园的美景,人工湖畔的风光,也很让人受用,静心的效果丝毫不比那北大的荷塘差。 日子匆匆逝去,往昔的背影时常浮现在脑海,如水月光下的荷塘不知是否依旧繁华……  正值教师节来临之际,不知小学的王老师是否依然那么严厉,初中的邓老师是否依然富有激情的朗诵课文,高中的李老师是否实现了文学的梦想……  谨以此文纪念我的语文老师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