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消除差距还是消除差异?

集团化办学,消除差距还是消除差异?

2017-04-25    12'03''

主播: 时代教育管理

56 6

介绍:
关键词一:集团化办学 事件 最近中国教育报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为《集团化办学,教育优质公平的新趋向》。 这篇文章指出,目前在我国的很多地区,已经开展了集团化办学,也就是采取优质学校捆绑薄弱校的办学模式。实施优质校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促进区域的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文章介绍了湖南长沙和四川成都两地的集团化办学的经验: 2001年,长沙市的长郡中学与麓山国际实验学校组建了湖南第一个基础教育集团——长郡教育集团。十六年来,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借助与长郡中学合作办学优势,摆脱了当初发展中遇到的困境,逐渐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的优质校。 在成都,从2009年开始,启动了名校集团化的发展战略,开展名校集团化办学。通过“名校+弱校”“名校+新校”“学术机构+学校”等形式,在全市串起多条优质“教育链”。目前成都已组建了涵盖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的名校集团115个,成员学校191所,覆盖学生46万名。 在集团化办学方面,杭州处于先行者的位置。成立于2002年的杭州求是教育集团,是全国第一个公办基础教育集团。2004年杭州市委、市政府首次明确提出“实施名校集团化战略”,此后,杭州要求所有新建学校都要纳入集团化办学。 截至2015年底,杭州市六个老城区的中小学名校集团化覆盖率达到75%,幼儿园名园集团化覆盖率达到45%。 声音 集团化办学是抱团发展,实现了优势互补,成为学校办学成长的最佳途径,也是品牌学校成功经验辐射的最好方法,最终实现教育的优质均衡。缓解了过热的择校矛盾,让更多的老百姓可以享受到家门口的优质学校资源。——倪中华(上海明珠教育集团校长) 名校集团化,是以名校的理念改造薄弱学校,这样会不会让这些薄弱学校,成为名校的复制品和附属品,而丧失了自身的特点呢,教育公平要消除学校之间的差距,但是不能消除他们的差异?——冯建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 集团化办学,最终要把目光投入到造血中️。因此,不能满足于简单搞教师轮岗和交流,而是要派出真正的骨干与学科带头人到分校。一边教学,一边带队伍,传播总校文化,自己能够形成高素质骨干的梯队,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浓茶变淡茶”的问题。——李明新(北京小学校长 ) 延伸 集团化办学的种种讨论,透射出来的更加深刻的问题,其实是教育均衡的问题。集团化办学的初衷之一,是缓解愈演愈烈的择校热的狂潮。 不过,在各个地域之间,在各个群体之间,存在的种种教育不均衡,并不是仅仅靠集团化办学,就能毕其功于一役。在集团化办学过程中,如何保持名校的品牌不被稀释,如何激励老师在总校和分校之间流动,都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而集团化办学的种种变体,也容易引发很大的争议:比如前些年备受民办学校诟病的一些“名校办民校”的现象,挤压了纯民办学校的生存空间,却又往往有没有提供真正有价值的教育;还有一些学校的跨地域扩张,与原有教育体系产生的冲突,尤其是最近衡水中学进入浙江事件,导致了舆论的一片哗然;再比如遍布全国很多城市的,以名校为地产商楼盘背书,最终却没有实现原有承诺而造成的纠纷,这些都是集团化办学过程中所必须直面的问题。 总之,对于集团化办学还是应当要量力而行,一些狂飙突进的跑马圈地并不可取。即使是在利益诉求更加强烈的商业领域,在机构的连锁扩张方面,也不是仅仅贴上一个LOGO就可以搞定的。而是需要产品、服务的综合支持。商业领域尚且如此,更何况教书育人的教育领域呢? 思考 您是如何看待“名校集团化”现象的? 关键词二:大类招生 事件 今年,清华大学在全国多个省份开启大类招生,而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也将推行大类招生。 清华大学今年把所有纳入本科招生的专业,合并为十六个大类,包括:数理类,化生类,人文与社会类,机械、航空与动力类等。被录取学生在入学的时候不需要明确选择专业,大一先接受大学科的通识教育,大二再分入各专业。 清华大学的招生负责人表示:大类招生让学生和院系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以前,学生报考这个专业,我们的学生基本就在这儿,现在这些学生来不来你这里读书,要取决于,你有没有吸引学生的培养方案?有没有学生喜欢的课程,所以,我们的老师都感到压力很大。反过来对同学来讲,对于感兴趣的院系,如果不去认真努力,如果不能表达出自己在这个专业上的特长和兴趣,很可能想去就去不了。 “大类招生”这种形式在国内推行已久。像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这些国内知名高校,这些年都在不同的程度上,采用了大类招生的模式,有些学校的尝试,已经超过十年。 北京大学在2001年,创立了“元培计划实验班”,可以看作是大类招生的雏形。从2003年开始,北大大部分院系都实行按照院系或者学科大类招生; 在浙江大学,推进大类招生的历史也比较悠久,两千年成立了竺可桢学院,从2006年,逐步实施本科的大类招生和大力培养其中的十二个学院率先探索部分专业的招生和培养; 复旦大学从2005年开始对新生试行一年的通识教育,三千多名新生全部进入复旦大学的四个学院进行学习。 声音 这种搞法很科学,一是有利于培养通才,二是给学生更宽的选择空间,男怕入错行,选错专业有时候会耽误人半辈子。——微博评论 “大类招生”不只是学生与高校的“双赢”。从更宏观的层面来看,高校“大类招生”在避免部分学子“误入歧途”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高等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新华每日电讯评论 有的高校为了让冷门专业顺利开班,凑够一个专业需要的学生量,并不是完全尊重学生选择专业的意愿,而是根据学生在校成绩强行划分专业,并不考虑学生的专业选择意愿,甚至有高校荒唐到靠抓阄的办法进行专业二次选择。这就让高校大类招生沦为一个巨大的专业选择陷阱,背离了尊重学生意愿的初衷。——南方网评论 延伸 大类招生的变迁,反映出考生选择专业这个问题中的诸多矛盾,最显著的是以下的两点: 第一个矛盾:家长和考生在学生高考前后,对于专业方面的信息高度不对称,以学生的阅历也不太容易做出明确的选择,往往是在懵懵懂懂的情况下就选择了专业。 另一个问题是学校希望保持专业平衡和学生追逐热门专业之间的一种矛盾。对学校来说,无论是从学科的均衡发展角度,还是保持必要的教育科研能力,都需要维持各个专业人数的相对平衡;而在这个商业与科技狂飙突进的时代,考生往往会一窝蜂的报考热门专业,给学校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大类招生的方案,比较好的解决了前面的一个问题,尤其是对于家庭条件有限的寒门子弟,避免了很多因为缺乏认知而导致的错误选择。 不过,对于后面的一个问题,大类招生却更类似一个缓冲,虽延缓了这一矛盾爆发的时点,但并未能完全解决。前面评论中提到的某高校分流时的抓阄举措,也正是这种无奈的体现。 大类招生行之有效的关键点,更多有赖于学生需求的变化和认知的提升:一方面,随着整个社会学历层次的提升,一部分有读完本科继续深造明确意愿的学生,会更愿意选择一些基础性学科,而不再过度追逐一些致用类的热门学科;另一方面,社会的多元化发展,让一些大家传统认知中的冷门学科,也往往能在职业生涯中取得独特的成就。这样的场景,是我们所乐见的,只是可能还需要一点时间。 关于高校招生制度的变革和创新,您有什么好的看法与建议,也欢迎在后台留言和我们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