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我的行医之路从赤脚医生开始》作者:吕家书

20190110《我的行医之路从赤脚医生开始》作者:吕家书

2019-01-10    09'35''

主播: 西贝禾央

381 1

介绍:
《我的行医之路从赤脚医生开始》 受家庭的影响(父亲吕铮曾是我们当地的名医)小的时候就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上学后便立志要努力学习,将来能考上一所理想的医学院校,毕业后也像父亲那样成为一名救死扶伤,受人尊重的医生。然而,就在我为自已憧憬的“蓝图"发奋学习时,情况发生了变化,一九六八年九月,我成为一名老三届知青,来到当时的复县许家屯公社大岗寨大队景西小队,"上山下乡"插队落户。成为与土坷垃打交道的农村社员,曾一度以为这辈子恐怕与医无缘了。那是一个交通闭塞、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地处辽南丘陵地带,少量贫脊的土地上居住着不足百户人家,人们靠在山坡上种植果树和烧窑卖缸维系生活。 这里的艰苦条件自不必说,缺医少药更是普遍现象。我们那个村子沒有医生,整个大队也只有一名中医,和一个简陋的卫生所,村民要是有个大病小灾的需要到廿里地外的公社卫生院看病,往往就会失去及时有效的治疗。 出自对医学的好奇和喜欢,下乡时我曾偷偷地带上几本父亲的医学小册子和针灸针,注射器什么的。在繁忙的劳动之余拿出来看上几眼,有时也在自己身上琢磨着什么经络啦穴位啦,慢慢地也能用自学的一点点医学知识回答村民提出的感冒发烧之类的小问题,或用在家带的小药给村民治感冒,包扎伤口等小毛病,一点点取得了村民的信任和好感,他们也开始愿意接触我。可是真正让我崭露头角、初试锋芒的还是从一件突发事件开始的。这件事至今记忆犹新。 那是初春的一个早晨,天气乍暖还寒。大队响应“农业学大寨"的号召组织全大队民兵和知青搞修梯田大会战。工地上人声鼎沸,锹镐飞舞、肩挑背扛、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好一个火热的劳动埸面!这时突然听到一声大喊:“有人抽了!″只见一名社员突然倒在地上,手脚紧缩、口吐白沫、人事不醒。我镇静地观察了一下当时情况,用我初学的一点点医学知识判断,这是一种抽搐,可能源自脑部的突发病变。当时想到不管是什么病引起的,应该立即制止他的抽搐,否则后果会是很严重的。沒来得及多想,我马上就地按住他的人中穴,并从随身携带的小药盒里拿出针灸针,按穴位给他行针,几分钟后抽搐停止了,意识也恢复了。神奇呀!人们都惊讶了。(后来知道这个人被县医院诊断为原发性癫痫病)在这次抽搐发作时,由于我的及时有效的处理很快得到缓解。这件事当时引起不小的震动,很快就传开了:有一个小知青会看病,医术还挺高呢!打那之后附近的村民有了小病小灾的也愿意找我看看,渐渐的使我有了成就感,对行医也产生了更浓厚的兴趣,使我几近失望的从医梦想又重新燃起希望的火花。也就在这时,有件事更加增进了我的行医热情和信心。文革后不久毛主席发表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即六.二六指示)。随后赤脚医生诞生了,在我国广大农村赤脚医生迅速红遍大江南北。这时我被推选为赤脚医生,开始有机会参加各种学习班、进山釆药、走乡串村搞卫生知识宣传、开展流行病调查、进行疫苗注射等工作。还代表大队赤脚医生参加了公社卫生院的培训。赤脚医生在那个年代的确起到了积极的、卓有成效的作用,电影《春苗》就是以赤脚医生为背景拍摄的,剧中主人公田春苗就是赤脚医生的优秀代表。她留给我们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赤着脚背着药箱、在田间地头用一根银针、一把草药为贫下中农治病。赤脚医生的出现缓解了农村缺医少药的局面、为广大农民尤其是边远山区的农民提供了方便有效的医疗服务,同时也锻炼了一批有志为农村医疗奉献的广大青年。 知青六年,亦农亦医,一边务农、一边学医,在接触广大农民中,学到了他们身上那种纯朴、善良的品质和坚韧不拨的毅力。同时也在他们那里学到了宝贵的医学知识。回忆这六年、从最初的心灰意冷到后来的满怀希望,这其间经历了漫长而又难辛的路程。现在想来:要感谢农村这个广阔天地,是它给了我学习和施展才华的机遇和平台,让我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也为我回城后系统的医学知识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正是有过这个特殊的经历,在粉碎四人帮、恢复高考后,我通过系统的医学知识学习,顺利的取得了医生资格并有幸进入我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医院。经过努力在自己所从事的医学专业中小有成就。得到了同行的认可,也受到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尊重。回顾我的行医之路,系统的医学知识学习固然重要。然而,下乡时赤脚医生的经历却让我迈开了行医的笫一步,并因此确立了终生行医的信念,从这个意义上讲,我的行医之路是从赤脚医生开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