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的滋味应如是

不识的滋味应如是

2017-05-04    07'57''

主播: 海砂微澜

165 7

介绍:
不识的滋味应如是 如果我问你,在你的记忆里,吃过的最美好、印象最深刻的饭菜有哪些?又是在什么时候,或者和谁一起?你在记忆的海洋里搜寻,还能否捡拾到一些回忆的细枝末节? 如果让我和你一样去回忆,或许我会想到刚发工资那会儿,请家人一起去吃的饕餮海鲜大餐;想到和知己好友在夏天的傍晚,坐在街边吃过的烤串啤酒;想到旅行途中那些带着风土人情的特色美食;想到妈妈做的热汤面;甚至想到和他坐在一起,每个早晨都要去喝的一碗粥。 考研那个夏天,关于吃,其实成了我和他,在单调生活中的一点小小的调剂。譬如看书的间隙,两人总会心照不宣、相视一笑,我便掏出书包里藏着的小零食;譬如,看书看到累了,我总会拉着他,非要让他想接下来的晚餐或者午餐,甚至不惜跑去市中心,只为吃上一顿能让两个人放松下来的饭菜;也譬如,早饭时,食堂二楼甜香软糯的一碗粥,总能在睡意未除的时候,散发着只属于清晨的芬芳,满足着吃、唤醒着胃。 你知道吗,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吃”这一行为一定是双向的,人在选择食物,食物满足于人。吃的东西叫吃食,吃东西的人叫食客。吃食,食客,东西和人经由“吃”才发生了联系,完成了生物链的顶端。     这一段,节选自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而这一本关于美食的书籍,写尽了苏州菜的精髓和吴文化的风韵。在这本小说中,写到了人与吃的三种境界,其中,关于苏州菜菜式与滋味的着墨虽然是陪衬和点缀,却也精彩非常。 第一重境界,对于现在的年轻人而言,食物大抵是一种感官的刺激的满足。比如,川味与麻辣的大行其道,是因为年轻人可以通过吃辣缓解生活的紧张与压力感。而撸串和啤酒的流行,则是要好的朋友聚餐交流必不可少的满足,忙碌时重油盐的快餐和撸串时的大口吃肉喝酒有同样的效果。第二重境界是大部分四十岁前用健康换金钱,四十岁后用金钱换健康的中年人所处的,身体器官的病痛让他们开始节制,生活的舒适也要求食物的健康、口味的清淡以及相伴而来的肠胃的些微满足与舒服,这是中庸的境界。第三重境界当是暮年之时,味蕾与肠胃的不断退化成全了回忆的阵阵飘香,儿时的味道,母亲的味道,甚至困厄时一只南瓜的味道,对于此时的人,都是幸福的味道。     不识的滋味应如是,大抵如此。在你的记忆里,最美好的那顿饭菜,它带着食物的香气、带着你我寄托其中的感情,带着身边人的陪伴,带着欢笑与眼泪,带着放声歌唱、意气风发,带着感动、带着融入食物其中的踏实与安稳。就是这样,你辨不清饭菜其中夹杂的滋味,却唯独铭记了它带给你的感受。你所不识的,或许是当时的那份情怀吧。 食物不会变,人生却苦短,当你从一个初级吃货一步步走到耄耋之年,身体已经不会告诉你什么最好吃,什么是美味,或许只有记忆中若有若无的一丝甘甜,回荡在我们的唇齿间,辨不清那究竟是食物、是年少时的爱情还是刚刚打盹时的一个美梦带给你的美好滋味。
上一期: 电影里的人生
下一期: 在云端的那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