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文科生,你必须一生警惕教科书

身为文科生,你必须一生警惕教科书

2017-03-10    05'26''

主播: 谈资有营养

42 3

介绍:
身为文科生,你必须一生警惕教科书 为谈资加点营养,这里是谈资有营养。大家好,我是张丰。 今天这段音频,我们来谈一谈小学生教材作假的事。 杭州外语实验小学的校长张敏最近随堂听了一节语文课,他发现七年前被质疑的假课文《爱迪生救妈妈》还在二年级的语文课本中,这让张校长非常震惊。 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有一天妈妈肚子痛,爸爸骑马到几十里外请医生,太阳快落山的时候,医生终于来了。一检查,原来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上医院已经来不及了,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 刚才说了,太阳快落山了,天暗了,手术就看不清楚了,大家记得团团转。这个时候,小英雄爱迪生想出了一个办法:他找了几个镜子,在中间点了一盏油灯,这样,几个镜子就把灯光聚集在一起,房间里一下就亮了。医生顺利地做了手术,妈妈得救了。 7年前,浙江几位学者做了考证。世界上记载的阑尾炎手术,最早一例是1886年,而爱迪生则出生在1847年。1886年的时候,爱迪生已经是40岁的男人了。 换句话说,在爱迪生小时候,根本没有人能做阑尾手术。更重要的是,1886年世界上开始做阑尾手术的时候,爱迪生早发明了电灯,也不需要到处去找镜子了。 这篇课文是彻头彻尾的谎言。编造者的逻辑是,爱迪生既然发明了电灯,那在小时候懂得用镜子来聚拢光,就是很有可能的。 在讲授中,没有老师会向孩子辨别真假。老师会说,这篇课文,一是反映了爱迪生的聪明,二是反映了他对妈妈的爱,既聪明又孝顺的爱迪生,真的值得大家学习。 这就是我们教材编写者的逻辑。我们重视灌输一些看起来非常正确的观念,但是却把这些观念建立在虚假的事实上。 这样的课文非常多,大家有空可以到网上搜一下“虚假课文”这个关键词。 我们的孩子,就是读这样的教科书长大的。当然,我们就更惨,80后、70后的教材,不但假课文多,甚至连“正确的观念”也做不到。可是,我们就是在这样的教材中长大的。 经常看到网友对一些事件的评论,里面有这样的句子:内因决定外因……万事万物都是联系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这时候你就知道,这些人对世界的认识,还停留在高中政治教材中。可悲的是,这就是我们的现实。很多人从学校出来,就不再读书了,所以,教科书中告诉他们什么,他们就信什么。他们一辈子与人论辩,所依据的知识,都来自虚假的教材。 对一个文科生来说,这是最致命的硬伤。一个文科生觉醒的标志,就是有一天突然发现教材中所描述的世界,原来充满了谎言,这时候他就会陷入怀疑,开始重建自我的道路。你要重新阅读,发现那个被教材蒙蔽的世界,你要重新建立自己的阅读谱系,摆脱教材的束缚。 这并不容易,因为一个人小时候读过的东西,往往深入骨髓,甚至潜入血液之中。有人把这个过程形象地比喻成“吐狼奶”,但是不管是什么奶,你既然已经喝下,早已消化、吸收,成为你自己的一部分。 你必须一辈子警惕,记得教材对你的伤害。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读书,你多喝一些有营养的东西,狼奶就会被稀释掉一些。 所以,除了“救救孩子”,我们还要“救救自己”。家长先健康了,孩子才能更健康。 谈资有营养,感谢您的收听,我们下期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