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谈第56期  《老八板》

弦谈第56期 《老八板》

2016-08-04    12'34''

主播: 中国古筝网

974 12

介绍:
在民间音乐中,有一首乐曲可谓是流行全国、同时它也以各种形态出现在戏曲、说唱曲艺、民族器乐等表演形式中,它就是《老八板》。《老八板》流经很多地方,经过许多艺人的创作,产生诸多变体。很多人都演奏过《老八板》,可你知道它还和很多作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么? 《老八板》,全曲8句,每句8拍,故称为“八板”。很多资料中也将《老六板》和《老八板》统称一首作品的两个名字。我们现在听到的《老八板》早在18世纪便已定型,下面給大家播放一首它的原型。(顾丽琼演奏) 我们通常在一些乐曲介绍和作品分析中,看到这样的文字,“作品在《老八板》的基础之上改编而成”类似的语句。但却发现好像跟我们熟知的《老八板》相差甚远,那他们到底是如何演变成不同的乐曲,今天我们就来掀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在山东筝曲中,有很多八板体的乐曲,它们都是根据《老八板》原曲的结构,省去引句,保留结尾句,加工改编而成。其中《红娘巧辩》就是运用加花变奏的手法改编而成的。大家注意欣赏,它的核心还是33621这一句。(乐曲片段,韩庭贵演奏) 河南板头曲《高山流水》,和《老八板》也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高山流水》的开头是在《老八板》的前两句放慢加花的基础上形成的。起势的68板是在此基础上或重复或变奏发展构成。大家可以根据谱例对比一下。下面播放的录音是河南筝传人曹桂芬老师演奏的版本。 刚才说的两首都是北派筝曲,下面我们来看看《老八板》在南派筝曲中的体现。潮州筝曲《寒鸦戏水》的形成据说和《老八板》关系密切,从旋律听,《寒鸦戏水》中几乎听不出《老八板》的原型,可以看出它在《老八板》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创新发展。受不同时代各种传统的文化的影响,比如诗、词、曲等,它不能单一的从《八板》的角度去分析。但它很多细节与《老八板》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它同《老八板》一样,一共有68板;潮筝传人苏巧筝曾将乐曲分句为8句,也同《老八板》一样;《寒鸦戏水》同八板体的结构一样分为“启程转合”四段等等。它在隐性的结构上,表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乐曲片段,苏巧筝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