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茗诵读|塞上青莲

香茗诵读|塞上青莲

2018-01-02    20'00''

主播: 播 客 香 茗

301 2

介绍:
塞上青莲(宋元林女士) 很久以前,佛前有一朵青莲,沐浴着清幽的梵唱,静静地微绽在忘忧河上,听风,看雨,醉月。几乎静止的忘忧河水清澈明晰。佛说,忘忧河映射出的,便是人世间的悲欢离合。一天,刀光剑影的喊杀声,惊扰了平静的忘忧河。青莲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佛说,这是人间的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在打仗。青莲惊恐地看着一个个青壮年男人们倒在了血泊中,妇女儿童哭喊着背井离乡去逃难。目睹残酷的战争带给百姓的巨大灾难,青莲容颜日渐黯然,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佛明白青莲的心思,就说,我送你下凡做个和平使者吧。 忽然,叫床的铃声响起。呵,原来是南柯一梦。梦中婀娜娇艳的青莲仿佛还在眼前。想来这梦不奇怪,因为莲花本是佛教的象征物,喻意佛法的清净无染。莲之气质,通透、洁净、澄明如水,是华夏理想人格品质的象征。自古写荷花的诗文很多,古文里有周敦颐的《爱莲说》,白话文里有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写尽了荷的高洁、清秀与淡雅。古今咏荷的诗歌更是数不胜数。荷花所特有的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和谐统一,让我想起了两千年前的王昭君,有着与荷花般的美丽与品格,千百年来被老百姓看作是美的化身,和平的象征。我想梦中的故事若续写下来,应该是这样的: 佛把青莲捧在掌心里,送进了滚滚红尘。西汉(公元前52年),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保坪村(现属宜昌境内,原属荆门管辖)的一户王姓家里生下了一名女婴,取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昭君姑娘天生丽质,聪慧伶俐,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峨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汉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6年)王昭君以民间女子的身份被选入掖庭,成为了一名宫女。因没有贿赂宫廷画师毛延寿,被诬描为眼下有一丧夫落泪痣,皇上深忌,只作待诏。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匈奴单于呼韩邪,闻郅支被诛而惧,为借助西汉力量平定内乱,入汉朝向汉元帝表示“愿婿汉氏以自亲”。为改善民族团结,汉元帝刘奭答应其请求。因不愿把女儿远嫁番邦,决定从宫女中选一女代公主和亲。王昭君自愿请命前往:“乃请掖庭令求行。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昭君丰韵靓饰,光明汉宫,顾景裴回,竦动左右。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后汉书·南匈奴传》)当下汉元帝下诏,将这一年的年号改为“竞宁”,意为和平安宁之意。赏昭君锦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以及大量黄金珠宝、五谷种籽农具等物,以壮行色。   清代吴雯的《明妃》“不把黄金买画工,进身羞于自媒同;始知绝代佳人意,即有千秋国士风。”这首诗赞颂了王昭君犹如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心性和她甘为和亲使者的国士之风。 是年秋,王昭君随和亲队伍从长安出发,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毡车缓行向漠北。这天来到了汉朝的北部边境平城(今山西大同),在一家韩姓掌柜开的名为东胜店的客栈住了下来。昭君想着即日就要离开边塞,进入异邦了。此去或许今生再难返回,心中十分酸楚,便叫送亲的队伍演奏起了汉宫音乐。那熟悉的乐曲,此时听来幽怨哀婉。昭君拿出自己最擅长的乐器琵琶,弹奏了一曲《出塞曲》,其音如马嘶,声如剑啸,在场的人听了无不动容。' 次日离别时,平城百姓前来送行。王昭君感念平城人民的情谊,命随从侍女从琵琶箱中选出一把最好的琵琶赠送店家作为留念。之后,这家店便改名为“琵琶老店”。至此,历代名人骚客慕名来访,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 唐咸通十四年七月,唐僖宗李儇即位,复任段文楚为大同防御使兼水陆发运史。段文楚请著名书法家柳公权书写了“琵琶老店”四个大字,并制成一块横幅牌匾,挂在了旅店门楼之上。如今,这块牌匾在大同博物馆的展厅内,向世人印证着那段珍贵的历史史实。 再说,王昭君一行人出平城后继续前行。雁门关外,崎岖不平的古道上,一队皇家的送亲队伍,跋涉在前往大漠的途中。王昭君坐在车内,双眉微蹙,内心忧虑。她望着雁门关炊烟袅袅的村庄,禁不住长吁短叹。经旧广武到达朔州地界的青钟村后,一路颠簸,疲累不堪的王昭君抬步下车,一眼望见不远处的莲花山。莲花山下绿茵一片,花开蝶舞,牛羊遍野。主峰紫荆山上层林葱笼,紫气升腾,彩云缭绕。在那“雁门关外野人家”的荒凉之地,这里竟然别有一番人间胜景。王昭君一路紧蹙的眉头瞬间舒展,竟生出一个念头,百年后若不能魂归故里,就安葬在这个青山脉脉,白云悠悠的地方吧。临行时说,这一带依山傍水,青草茂密,就叫青庄吧。 此地的莲花山因何得名,是状似莲花,还是夏季盛开莲花,我不得而知。联想到梦中的青莲,这个村原来叫旧堡村因昭君来此而改为青钟村,那山自然就该叫做莲花山了。 漫漫长路,一年有余,昭君一行方才到达匈奴。一路胡歌茄声,呼韩邪单于举行盛大国庆,封王昭君为宁胡阏氏,即胡汉友好皇后。王昭君与呼韩邪成亲后“生一子,名伊图智牙师,为右逐王。及呼韩邪死,其前阏氏子代立,欲妻之,昭君上书求归,成帝敕令从胡俗,遂复为后单于阏氏焉”说的是,两年后呼韩邪单于暴病身亡,依据匈奴“父死妻其后母”的习俗,昭君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个妻子所生长子复株累单于雕陶莫皋,为其生有二女,长女须卜居次,即须卜公主,小女当居于次,即当于公主。(《汉书·新年传》)雕陶莫皋对昭君宠爱有加,言听话从,为维护胡汉两国关系,发展农牧业生产做出了极大贡献。之后,王昭君几次捎书呈报汉室,表达回乡看望的意愿,终究未能成行。 公元前19年,王昭君病重,时年33岁。请求“妾死若留故地葬,临时请报汉王知。”希望死后能埋回老家湖北秭归。又说,若不让回国,就埋在离雁门关不远的青庄村吧。由于飞书汉王,请求尸骨还乡的奏表迟迟不见回音,单于只好将昭君埋在了青庄,并改名青冢。清雍政版《朔州志》和明万历《马邑县志》都有记载:“青冢,在县西南二十里,阔四五亩,高丈余,俗称为昭君墓。”之后村庄几易其名,新中国成立前叫清钟,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现在的青钟。 王昭君去世后,没有人知道她确切的埋葬地点,人们为了纪念她,在昭君出塞的沿途修建了大大小小数十座昭君墓,青钟村青冢墓是其中之一,也是唯一的汉墓。墓地呈正方形,约3500平方米,墓冢封土堆高约5米多,堆南从堆基到堆顶砌有33级石质台阶,象征昭君享年33岁。堆顶用青砖铺为平顶,堆基北矗立汉白玉墓碑一通,碑首篆额“流芳百世”,碑阳是汉蒙双语韵文“头枕大青山,脚蹬雁门关,玉手嬉桑干,泪眼往长安”,碑阴镌刻线雕昭君肖像,侧题“千载传佳话,一身系安危”。墓地四周沃野开阔,一望无垠,风光秀丽,一派和谐祥瑞气象。墓之所在地名为“青疙瘩”,“ 青”为内蒙呼市的简称,“疙瘩”蒙语坟冢之意,“青疙瘩”意为匈奴国“明妃之冢”。 如今,这座昭君汉墓并不寂寞。一批批的文化学者怀着探幽访古、考辩论证的慎重和尊仰,踏上青钟村的土地,在村北一片封土堆的寂寥里,追寻着昔日的片瓦、尘封的故事。从一个乡村延伸开去,触摸到了中华民族和睦团结的脉络。他们心里或许在默默吟诵着杜甫的《咏怀古迹五首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凝神遥想,这土塬下,埋藏着一位女子千百年来家国命运的传奇故事,隔着久远的时光,喜怒哀乐自知,后人的尊崇,今天的怀想,已诠释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被我们铭记、书写、颂扬。 历史对王昭君给予高度评价,称王昭君对胡汉两族人民和睦亲善与经济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昭君出塞的功绩史书也有记载,《汉书》中记载昭君出塞时期,“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无干戈之役。”可以说,对西汉时期边塞平息战乱,黎民休养生息作出了很大贡献。这种能够形成上承20年停战、下开60年和平的局面。其时间之长、贡献之巨、影响之远,在古代民族关系史上也是不多见的。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的散文《内蒙访古》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大青山脚下,只有一个古迹是永远不会废掉的,那就是被称为青冢的昭君墓。因为在内蒙古人民的心中,王昭君已不是一个人物,而是一个象征,一个民族友好的象征;昭君墓已经不是一个坟墓,而是一个民族友好的历史纪念塔。”(《人民日报1961年12月13日》)而位于我市古城的“琵琶老店”客栈,作为一个传承下来的千年老店,同样也负载了向世间诉说民族和睦的能力。客栈重张开业一年来,有多少文人学者、名流大咖以及慕名而来的老外们到访老店,足以说明昭君文化千年不衰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