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吃了》作者 刘毓珠 朗诵 杨晓景

《不吃了》作者 刘毓珠 朗诵 杨晓景

2017-02-04    11'26''

主播: 杨晓景

1034 26

介绍:
不吃了 作者 刘毓珠 朗诵 杨晓景 在陕北乡村,总有些属于自己的语汇。比如:某人不吃了,就是快了,临近垂危,不再进食。多数因病而终,也有因伤而故。现在这个年头,再没听说有饥饿致命的。总之,不吃了,是无可奈何。寻常情况,命由天定,寿有短长,长的令人仰慕,短的让人惋惜。避讳禁忌,这是中国话的一大传统,现在城市里几乎绝迹,而在偏远乡村仍还保留着这种文明。一旦到了不吃的程度,问题就十分严重了。稍有点沾亲带故的,纷纷前去探望,至少拿些吃食,仿佛是人都有这一天,热心他人也为自己铺路。因此,乡村人情味反倒浓重。 以此为文题,也是想重温这些乡语雅韵:“不吃了”与“吃不了”截然两码事。不吃了近乎生命收尾,有主动被动两种情形。吃不了至少是在途中,往往遗留后果乃至祸患。有兜走也有兜不走的。乡村话能将这些细微之处区分得如此分明,简洁明快,一目了然,轻重缓急,全在其中。 子洲三川口镇有个村庄名牛薛沟,村大,人也多。相传牛薛两姓是两家知名员外,富足,其余姓氏是两家员外的长工。大概富不过三,眼下村里再无牛薛姓氏,吴姓反而变成大户。牛薛沟民风淳朴,多为务实良民,人都朴实无华。吴氏族却有两个人,分别活到70多岁,声明自己不吃了,弄得近亲与左邻右舍实在没办法孝敬,寿未终而提前正寝。 丙申初春,我与两位友人原本是慕名前往牛薛沟村,拜谒该村颇有名气的龙王庙,先与弃职返乡做实事的吴廷胜先生访谈,他给我们介绍了许多,其中说到该村两位自觉不吃的人。 吴加满,70岁左右,老伴去世早。其女嫁至双湖峪街。那年,他去女儿家住了几天,女儿家大概是单元楼,铺地板砖,光滑。走惯山路的吴加满一不留神,就地滑倒,致其腿部上下两处骨折。 女儿女婿带他去医院就诊。拍出片子看,确诊骨折,动弹不得。他问医生有治没?医生说:“手术你年龄大,怕扛不住。”他又问:“不手术能好不?”医生回他:“老年人恢复慢,也有瘫痪的可能。”吴加满听出一身冷汗。 女儿女婿安排他住院治疗,死活不住。就是闹着要回牛薛沟。 吴加满没有对社会不满,子女对他也都孝敬,没有不满的地方,回到牛薛沟,摆了摆手,只说一句话:不吃了。 任凭谁来规劝都不起作用。亲戚、朋友、左邻右舍,甚至队干上门相劝,就是摆摆手。子女哭求,饭端面前,看都不看。 不就坚持十来八天,这对庄稼人也算不上什么。果真如其所愿,最后一口气没上来,吴加满不带任何不满,独自走了。 后事备办够得上充分,不敢再说没有思想准备。依照乡俗,响吹戏打把人扶上山了。 这是一种个性。也容易办到,只是极少有人这样实施。 无独有偶。数年之后,村人吴安贵,也到70余岁,老伴也是走的早。摆手说了声:不吃了。再就没吃。 吴安贵生有两个儿子,长子在榆林城打工扫街道,常年不在家。次子在村庄务农,但跟父亲没住在同一院落。一日下午,比邻而居的侄子赶集回来,平时白天伯父家门敞开着,发现此刻天未黑而门紧闭,推开一看,可能是热晕所致,一个人倒在脚地上。赶紧抱起来,搁在架子车上,转身推进吴安贵二儿子家的院落,二儿媳妇大概没有来得及先把老人抬回家,张罗着给远在榆林的大哥家打电话。然后将老人搀扶到炕上。长子得知立即赶回,弟兄两人商量着去那家医院给爸爸看病,吴安贵不仅不去,连饭都不吃了。 有吴加满不吃在先,似成榜样,与吴加满如出一辙,说不吃就不吃了。探视、规劝自然少不了。人来人往,那个说都没用,意志坚如磐石。过了五六天,伯叔兄弟吴仲枝端一碗小炒猪肉进来,两人一向交情厚实,无话不说,又是户家兄弟,端肉付于面前近乎央求,吴安贵看在眼里,伤在心里,大有不吃就不走的决心,这才接过筷子,不用人喂,自己动手,只一口,就一片,噙在嘴里,勉强咽下,说:你的面子我你带起来了吧。但你要晓得,吃你这片肉,我又得多活几天。说罢这话,再就水米未进。 据说,这位吴安贵较之那位吴加满多活了一天,估计是这片肉的作用。 村庄天地毕竟有限,一人事人人皆知。可见,逢事能觉醒还得来些信念外加妙算,即可如愿以偿。他们事前都是动过脑筋的,当然前者风险大一些,后者有点坐享其成的意味。 就常人而言,一旦身边有人不吃了,真还没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