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期《传奇》重讲一个马云的故事

第三期《传奇》重讲一个马云的故事

2014-12-02    05'58''

主播: Ifree微商沙龙--小科

36 1

介绍:
(三) 阿里巴巴笃信国家模式 很难理解一个从小失败的英语老师,如何成为一个如今中国甚至世界最耀眼的商业人物之一。相比其他互联网企业家,马云属于起点低的一类。不同于常拿来比较的马化腾、李彦宏这种硅谷型人物,他起于底层商业环境,好斗,对关系与政策敏锐,长袖善舞,攻于造势。以出身论,没人比马云更适合代表如今的中国成功学。 其个人风格投射在公司上,就是阿里巴巴的特点——以战略和文化驱动。这在互联网公司中十分罕见,腾讯以产品驱动、百度以技术驱动,相比之下,阿里自成一派。 互联网公司中,唯有阿里巴巴,在董事局中设置一席——首席战略官,战略官曾鸣曾经是长江商学院的创办者之一,在阿里负责提炼和升华马云所提出的想法,继而成为战略。此外,阿里还有一个特别的职位——“闻味官”,面试一个新人,能立刻判断他是否适合阿里巴巴的企业文化。在马云看来,能称职这一职位的,除了他本人,还有彭蕾和戴珊,二人都是创业“十八罗汉”之一。 “风清扬”的江湖气在阿里巴巴内部上行下效,公司员工被要求用武侠角色给自己起一个花名。在杭州阿里巴巴总部,马云的办公室名叫 “摩天涯”,这是淘宝城中仅有的两间有阳台的办公室之一,另一间在隔壁,是陆兆禧的。 这种明显的创始人好恶甚至贯穿于阿里的价值体系中,这个体系被称为“独孤九剑”后来精简为“六脉神剑”,其人力官这样描述阿里的价值观:“认同的,这里是天堂;不认同的,这里是地狱”,归结起来,他们希望找到有点儿理想化、不看重短期利益的年轻人。马云曾在一次高管会议上表达了对未来的担忧,“业务怎么发展,我一点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这家公司这种理想主义的色彩能走多久,能走多远。” 在企业面临危机时,马云的做法往往是通过思想上的大团结来完成逆转。马云曾运用毛派思想,在内部发起过类似整风运动的团建,连名字都延续了下来:延安整风运动、抗日军政大学、南泥湾大生产。当时提出的“政委文化”和“价值观50%的KPI考核制度”被沿用至今。阿里内部员工对此评价:“M6(阿里员工级别,马云为M10)以上的员工,基本不看能力,就看价值观。”但这种企业式宗教能否被更多的信徒接受仍待考,更看重个体意义的80、90后员工对个人崇拜更趋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