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3《内经》风论篇第四十二2.

2017.11.13《内经》风论篇第四十二2.

2017-11-13    05'13''

主播: 1295416

47 1

介绍:
中醫經典誦讀 第463天 2017年11月13日 星期一   “书只贵熟读,别无方法。读得通贯后,义理自出!”   今日学习內容 :(线下15~30遍,线上读1~3遍): 风论篇第四十二 2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眥,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风气与太阳俱入^,行诸脉^俞,散于分肉^之间,与卫气相干,其道不^利,故使肌肉^愤(月真)而有疡,卫气有所凝而不^行,故其肉^有不^仁也。疠者,有荣气热^府,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 参考译文 2 风邪由扬名经入胃,循经脉上行到目内眦,假如病人身体肥胖,腠理致密,则风邪不能向外发泄,稽留体内郁而化热,形成热中病,症见目珠发黄;假如病人身体瘦弱,腠理疏松,则阳气外泄而感到畏寒,形成寒中病,症见眼泪自出。风邪由太阳经侵入,偏行太阳经脉及其腧穴,散布在分肉之间,与卫气相搏结,使卫气运行的道路不通利,所以肌肉肿胀高起而产生疮疡;若卫气凝涩而不能运行,则肌肤麻木不知痛痒。疠风病是营气因热而腐坏,血气污浊不清所致,所以使鼻柱蚀坏而皮色衰败,皮肤生疡。病因是风寒侵入经脉稽留不去,病名叫疠风,也有的叫寒热。 【备注】 1.^这个符号前面的字是入声字,吟诵时读得短促。 2.提倡各位师友抄写、默写当天所读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