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画解读-庚斯博罗《小屋前的人物》

名画解读-庚斯博罗《小屋前的人物》

2018-11-09    04'01''

主播: 一个无名的画家

254 4

介绍:
小屋前的人物 托马斯·庚斯博罗(1727-1788) 1772-1773年 布面油画 149厘米X120厘米 暮色田园风光中,一家人聚集于某个农舍门前,背着柴火的樵夫正从外面归来。托马斯·庚斯博罗在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场景中描绘出一幅理想的农民生活画面。 这幅作品中作者认真细致地刻画出每一个人物,描绘怀抱着孩子的母亲时,那如同聚光灯一般明亮的笔触让人不仅联想到圣母圣子,而围绕其左右的孩子们如同柯勒乔作品中从祭坛中飞出的丘比特一般。无论是树木枝叶掩映下天边的艳丽晚霞,还是厚涂手法所表现出的窗户反光,都进一步烘托出画面中的抒情意味,给暮色中的农户家庭增添了一丝圣洁的色彩。据说这幅作品完成于1773年。作为在表现手法上取得巨大进展的巴斯时期(1759-1774)的最后一段时日,1773年可以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时期。在托马斯·庚斯博罗后来伦敦时期的“想象画”世界中,可以看到这一表现手法已经发展成熟。 乔舒亚·雷诺兹所提出的“想象画”概念代表着18世纪末所出现的一系列作品,它们介于肖像画与风俗画之间,有如下特点:虽描绘田园风光中理想的田园生活农民形象,但那犹如在摄影棚中摆拍一般的人物使得背景田园风光犹如一张布景板。庚斯博罗曾说:“画肖像是为了生计,画风景则是出于热情”,而作为他擅长的另一种绘画题材,庚斯博罗在幻想画中以流畅的笔触通过随心所欲地描绘出一幅幅充满幻想色彩的田园生活风光,可以说在17至18世纪牟利罗、让-安托万·华托与格勒兹这些前辈的绘画实践基础上,英国风格的洗炼使其进一步得到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