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梦了无痕”到底是说什么【与郭潘二生 苏轼】

“春梦了无痕”到底是说什么【与郭潘二生 苏轼】

2021-04-27    09'28''

主播: 每天读诗词

1363 10

介绍:
正月二十日与潘郭二生出郊寻春忽记去年是日同至女王城作诗乃和前韵》 宋·苏轼 东风未肯入东门,走马还寻去岁村。 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 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 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 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首诗篇之时,便会惊奇地发现这首诗篇与其他诗篇拥有很大的不同之处,那就是这首诗篇的题目特别长。在这首诗篇的题目当中诗人已然把这首诗的创作背景直接交代了出来,相当于诗词前面的题记,使得读者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到这首诗篇背后的创作时间和背景。 根据这首诗的题目就可推断,苏轼在创作这首诗篇之时已经是乌台诗案之后,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此时乌台诗案的影响已经烟消云散,可是诗人“本州安置”困境依然无法摆脱,苏轼到达黄州之后,无任何公务权利,也不得私自离开黄州,甚至刚到黄州的时候,都没有一处居所,对他是很大的打击。 然而词穷而后工,也是在黄州的四年时光里,苏轼创作了大量诗篇,称为他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苏轼初到黄州之时心情是沮丧的,从他的“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便可读出那那份落寞孤独之情,当然这是人遇到低谷时期都会有的常情,可苏轼毕竟是苏东坡,和生活和解是他最拿手的本领,不久之后,他便从身体和心灵上,在黄州安顿了下来。他在朋友帮助下,在黄州长江边临皋亭住下,还修筑了南堂,开垦了东坡,闲来无事还可以趁着月色畅游赤壁,可谓悠然自乐。在这期间诗人与渔民们相处甚好,并随之饮酒赋诗、畅谈人生之乐趣。 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低谷的孤独落寞和荣耀时刻的万众夺目并存,低谷时也要学会和人生和解,就要学习苏东坡这种达观通透的人生态度,人生没有返场演出,无非就是既来之则安之罢了。 在这首诗篇的题目当中“潘、郭二生”,便是诗人来到黄州之后朝夕相处的两位友人。正值前一年的正月二十日,诗人苏轼前去岐亭访问陈慥,于是潘、郭二人便与另外一名新结交的朋友从古道一路相送,并创作过一首七律诗篇。回想此时已经过去了一年的时间,今天正好又是正月二十日,突然想起了一年前与潘、郭、古三人一同出城,加之眼前景色,便心生感慨。于是诗人便在起句处从前一年所感之处进行设想,创作此诗。这个时候“东风”就是春天的信使,如今城里已经显示出了春意,所以“东风”这位特殊的信使便率先从东门而入,可是这个时候苏轼却一点感觉都没有,他想可能恐怕是东风未肯入东门,春天比去年来得稍晚了些吧。 这首诗篇的前两句当中主要便是苏轼对当下春天晚来的感知和寻找去年的回忆的冲动,在后来的两句“人似秋鸿来有信,事如春梦了无痕”才是诗人表达对读者们深警之情,也是这首诗中的名句。这个时候人就如候鸟一般有感于外界信息而作出自己的判断。鸿雁每年都会南来北往,从不失约,可是自己却很久没有回到原先去过的地方,即使鸿雁们每年都不懈怠于南来北往,可是在这瞬息万变的宇宙当中,任何人都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其实人也是这样,人们往往都会因为感触而伺机蠢蠢欲动,其中所经历的一切却都如同春天美梦一般,醒来了,什么痕迹也不会留下。 事情发生了也就过去了,春梦了无恨,不必去纠结过去的事,与其一直停留在过去不肯出来,不如享受当下。这首诗的最后四句“江城白酒三杯酽,野老苍颜一笑温。已约年年为此会,故人不用赋招魂。”则是苏轼兴致而来的性情流露。既然往事不可追,不如我们一起去江边痛饮乡间美酒吧,酒馆的乡亲们会用朴实温暖的笑容迎接我们。以后也约定每年都来这边踏青喝酒,朋友们就不必担心了! 苏轼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触,还是因为自己曾经遭受过乌台诗案的沉重打击,这场案件中,他险些丧命,这可能是诗人一辈子都逾越不了的鸿沟。此时,诗人又正在贬谪之中,苏轼也只能把一切往事、一切留念和烦恼都强行推入到这场春梦当中,希望它们可以在这场梦中了无踪影,以达到心灵和身体上的解脱。可以说在这首诗篇当中,诗人最为巧妙地还是这种虚实即离之闻,从而把人一生当中的进取心、政治抱负和不如意的过往,不能改变的当下窘境都抛到了脑后,所以我们才看到了诗人这种超然旷达的出郊寻春畅饮美酒之举,读来口舌都有酒香,这该是一场多么欢快的春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