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不能学他做一只灵乌,便做一株白莲

周敦颐:不能学他做一只灵乌,便做一株白莲

2021-05-11    13'57''

主播: 每天读诗词

1311 9

介绍:
他一生做过最大的官也只不过是一个虞部郎中,依他的能力,本可以做到更高位,可他没有,甚至在他的诗中常常可以看见不想做官的牢骚。为官非他所愿。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南宋 赵伯驹 莲舟新月图局部 来源:菊斋高清书画库 嘉佑八年(公元1063),四十七岁的周敦颐在宴会上写下这篇《爱莲说》的时候,是否想起十五岁那年在凤凰山下种下的那一片莲花。 那年的周敦颐,丧父,丧姊,丧弟,和寡母两人同住舅舅家。 在那段灰暗的日子里,陪伴他的只有凤凰山下的一从莲花。 天圣八年,周敦颐的父亲因病去世,他随母亲奔波两个月,来到舅舅龙图阁学士郑向家。 舅舅很喜欢这个聪明懂事的少年。 在舅舅的许可下,他在门前西湖凤凰山下构亭植莲,在莲花的陪伴下参经悟道。 对着莲花读书悟道的平淡日子,周敦颐过了整六年。 不过周敦颐似乎不太在意。这六年间,除了伺弄莲花和读书悟道,他好像什么都不在意。 有风还自掩,无事昼常关。 开阖从方便,乾坤在此间。 ——周敦颐《书舂陵门扉》 周敦颐十四岁时做过一件大事:带着衣物书本锅碗瓢盆,前往离家四十里以外的月岩,无须师长同窗,只有一个仆人陪伴,就那样在岩洞中读书思考。 一个单薄的少年,以书为媒介,与古往今来儒学大家交流,在灰暗冰冷的岩壁间,领悟世间至道。 这件事,史称月岩悟道。 从十四岁那年拜别父母前往月岩,到如今对莲读书,不管外界如何变化,他始终保持着单纯的心境。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周敦颐《暮春即事》 学问如孔子,也有周游列国的经历,天意也不准周敦颐这样一味读书,给了他一个入仕的机会。 景祐三年,舅舅郑向带来一个好消息:朝廷恩荫,可准许一个子弟出来做官。 这个做官的机会,落到了周敦颐头上。 腹有诗书气自华,恩荫为官的周敦颐不是躺在长辈功劳簿上的草包。 也正是因为他的满腹才学,作为小小主簿的他从无数适龄子弟中脱颖而出,被当时朝廷兵部职方郎中陆参看中,招为女婿。 当然,这其中也少不了他的好舅舅从中做媒。 升官娶妻,最是意气风发的时候。 不过好景不长,次年,周敦颐的母亲和舅舅相继去世,他依母亲遗嘱,将母亲与舅舅同葬,之后的三年一直在润州鹤林寺守丧。 守丧期间,鹤林寺来了一个老人,这个老人名叫范仲淹。 那个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那时五十来岁,因废后一事遭贬谪外放离京。 范仲淹留宿鹤林寺,史书并未记载两个人谈了些什么。 我们可以猜猜,那个喊着“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悲愤老者,对当时二十来岁,一心向道又心如止水的周敦颐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自己所研究的道,难道就只是玄之又玄的刻板文字? 当然不是。 康定元年,三年守丧期满,走出鹤林寺的周敦颐,已经不止满足于从书本里悟道,他从范仲淹身上看到了什么叫“经世治国”。 这一年,他出任洪州分宁县主簿。 他用极高的悟性,将所掌握的“道”与做官相结合,政绩颇佳。 宋氏记载: 有狱久不决,敦颐至,一讯立辨,邑人惊曰:老吏不如也。 这块发光的金子在四年后被朝廷发现,提任南安军司理参军。 在南安军任职期间,周敦颐的上级通判军事程珦十分赏识他,夸他“气貌非常人,与语果为学知道者”。两人相谈甚欢,以至于程珦叫他的两个儿子也拜周敦颐为师。 这两个孩子一个叫程颢,一个叫程颐。 这对兄弟就是后来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 周敦颐虽一生没做过大官,但却引得不少人想拜他为师,比如王安石。 庆历二年,王安石授淮南节度判官,那年周敦颐丧期刚满,才回到洪州做官。 王安石来拜见周敦颐,两个人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锐气正盛,周敦颐要挫挫王安石的锐气,故意闭门不见。 王安石这个拗脾气,吃了三次闭门羹之后终于怒不可遏,摔门而去,临走撂话说“不教拉倒,老子自己学!” 王荆公少年,不可一世士,独怀刺候濂溪,三及门而三辞焉。荆公恚曰:“吾独不可自求之六经乎!”乃不复见。余谓濂溪知荆公自信太笃,自处太高,故欲少摧其锐,而不料其不可回也。然再辞可矣,三则已甚。 嘉佑五年(公元1060年),周敦颐四十四岁,东归时,王安石正在江东提点刑狱任上,已经三十九岁了,号称对儒学很精通。周敦颐和他相遇,二人一连几天交谈,不分昼夜。回去以后,王安石认真思考他们交谈的内容,以至于忘了吃饭和睡觉 此时离两人上回见面,已有二十年。 王安石虽已不复当年“不可一世”的模样,可仍旧骄傲地称自己“通儒”,周敦颐没批评他,就是拉着他说了一宿话,第二天,王安石把他说的话拿出来细想,想到废寝忘食。 茂叔闻道甚早。王荆公为江东提点刑狱时,已号称通儒。茂叔遇之,与语连日夜。荆公退而精思,至忘寝食。——程颐《元公周先生濂溪集遗事》 不知周敦颐和王安石谈话时,有没有想起范仲淹,同样是激进的官员,王安石和范仲淹实在有太多的相似。 二十多年前的范仲淹,二十多年后的王安石。 一个影响他,一个被他影响。 回首这二十多年来在官场中对道的坚持,他自问自己已经做到问心无愧。 老子生来骨性寒,宦情不改旧儒酸。 停杯厌饮得醪味,举筋常餐淡菜盘。 事冗不知筋力倦,官清赢得梦魂安。 故人欲问吾何况,为道舂陵只一般。 ——周敦颐《任所寄乡关故旧》 写下这首诗的时候,周敦颐已经走不出庐山了。 莲花峰下有一条溪流,他取名为濂溪。 濂=清+廉,又谐音莲花。 为官多年,他的喜好仍停留在十六岁来到舅舅家那一年。莲花峰,濂溪,《爱莲说》,他本人也应了那句“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像陶渊明的菊,傲骨天成;李白的酒,恣意洒脱,周敦颐的莲也和他的人一样,成为了一个符号,一个人对于他一生坚持之道的诠释。 旧隐濂溪上,思归复思归。 钓鱼船好睡,宠辱不相随。 肯为爵禄重,白发犹羁縻。 ——周敦颐《石塘桥晚钓》 他一生做过最大的官也只不过是一个虞部郎中,依他的能力,本可以做到更高位,可他没有,甚至在他的诗中常常可以看见不想做官的牢骚。 为官非他所愿。 琳宫金刹接林峦,一径潜通竹树寒。 是处尘埃皆可息,时清终未忍辞官。 ——周敦颐《游山上一道观三佛寺》 少年丧父姊弟,青年丧母舅,中年丧发妻,晚年面对着满莲花,徒留悲叹。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天地静穆,无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