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里的古都中国No.07 昼出耘田夜绩麻

诗词里的古都中国No.07 昼出耘田夜绩麻

2017-02-21    08'29''

主播: 耳朵里的博物馆

212 9

介绍:
诗词里的古都中国——昼出耘田夜绩麻 亲爱的小朋友、大朋友们,大家好,这里是耳朵里的博物馆,我是小明妈妈郝好,欢迎收听《诗词里的古都中国》。上次我们欣赏了苏州月落乌啼的美丽景色,今天我们继续在苏州,来了解这里有趣的风土人情。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在这首诗里,没有出现一个苏州的词语,但是我们却要用它来说苏州的风土人情,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呀,这首七言绝句是写苏州郊区农村生活的,而且作者范成大,也是一位地地道道的苏州人。 他生活在南宋时期,从小就是一个神童,十二岁就读遍了四书五经,十四岁开始写诗,十八岁便出门读书做官。之后他到过杭州、徽州、桂林、成都,还曾经代表南宋,出使了金国,到达了我们现在的首都北京,一路踏遍中国的大江南北、山山水水,终于在他57岁的时候,他要退休了,回到了心心念念的故乡——苏州,在苏州郊外一个叫做“石湖”的地方定居下来,这一住就是十年。这十年中,他创作了许许多多跟苏州的风物有关的诗句,其中最有名的是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而我们非常熟悉的这首《四时田园杂兴》描述的就是夏天苏州农村的生活场景。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初夏,每一天都非常的忙碌,大人们白天要去水稻田里除去秧苗旁边长出的除草,到了晚上,要用闲暇的时光搓麻线来做衣服。 农忙时期“当家”的大人们都忙得要命,小小孩童就在家当家了。虽然孩子们年纪还很小,不会耕地也不会织步,可是他们也力所能及的在茂盛成阴的桑树底下学种瓜。在范成大的笔下,苏州农村的这些孩子们都非常的体贴、懂事,用这样和谐的画面,表现出苏州农村闲适的日常生活。 除了生动活泼的农村生活,范成大还记录了很多南宋时期苏州人民的日常生活。比如说这两个南宋当时流行的春节习俗,卖痴呆,和打灰堆。 什么是卖痴呆呢?在苏州,到了除夕夜,小朋友们都不睡觉,绕着街道大声喊着“卖给你痴卖给你呆”,事实上就是把去年的那些不好的负能量都给去除,元气满满地迎接新的一年到来。范成大觉得特别有趣,所以就把这件事情写成了诗,他在诗中感慨说,痴和呆这两种东西谁没有呢,但是苏州的小朋友好像拥有特别多,还能余出来卖给别人。 而且范成大还是一个特别有亲和力的老爷爷,苏州的小朋友们去街上其他地方喊卖痴呆的时候还会被房里的大人们驱赶,但是碰上了范成大就不一样,他不但不会不高兴,反而还会和这群小孩子们拌嘴逗趣,逗他们问“痴呆多少钱一斤?” 除夕夜卖完痴呆,第二天大年初一,小朋友们还要回家打灰堆。 听上去好像很难,事实上还挺简单的,小朋友弄一根木杖,杖尾巴上吊着一串铜钱,打得满院子都是,通过打灰堆,打去一年的晦气,再面对着打过的灰堆拜三拜,许下自己的心愿,保佑自己快快高中,保佑家人全家平安,保佑自己不要再被先生打,等等等等。 打完的灰堆可不能随便乱扔,要收起来的,等到来年实现了愿望,还要把灰专门运到太湖去,抛洒进太湖里。 小朋友们,比比范成大的诗句和李白、杜甫那样的大诗人,或许不那么的有浪漫的想象力,不那么的公正,但是几乎每个节日他都会留下诗词,记录下当时的日常习俗,这些田园诗虽然长得特别像“日记”,记记平常简单又有趣的生活,但是现在再看,这就是宋代时期的一幅长轴的世俗画,是我们了解八百年年前先祖们生活的一扇窗户。最后,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吧!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好了,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了解了古诗词中的苏州城,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着大诗人李白的脚步,前往洛阳,来认识一下这个唐代与长安并肩称为“两都”的城市。我是小明妈妈郝好,咱们下一期《诗词里的古都中国》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