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书堂—我.读 ‖第三期】 向北大人学习

【聖书堂—我.读 ‖第三期】 向北大人学习

2016-01-30    14'52''

主播: 暖心❤️工作室

2217 46

介绍:
今天是圣书堂我读第三期 分享一篇我的朋友周斌的读书笔记 向北大人学习---- 我读《北大哲学课精义》 说实话,我是冲着“北大”和“哲学”两个关键词选择这本书的。 北大是一个令很多学子神往的名字,它承载了无数学生的梦想,当然,也积淀了无数前人的智慧与心血。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百年历史长河中,北大涌现出了一批批学问大家和独立独行之士,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在各个领域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推动着当代中国中华民族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我想,这本应当是一个窗口。很多知名北大学者,都曾经在各种场合和著作中,阐述自己的人生经验、治学理念和生活态度,其中不乏深奥的哲学理论研究,人们无缘相遇。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翻阅后得知,这本书是在整理多种北大著作的基础上,以哲学为纲,从心态、修身、处世、择友、财富、职场、爱情、梦想等方面进行了浅显的哲学阐述。可以说,是一本典型的心灵鸡汤,或是人文速读手本。既然拿上手上了,暂且一读吧。遇见一些观点,遂择选如下。 如何才能让人尽量接近完满呢?一定要有个好心态。要尽量去除浮躁,因为他是心灵深处的暗疾。 北大前校长许知宏认为:那么长时间以来,为什么中国出不了诺奖得主,他认为一个是时间不够,另一个是现在学术界的确太浮躁,而且社会的很多方面也很浮躁。 1962级北大毕业生、哲学家周国平说,态度谦和,方面能以柔克刚。大智者,必定谦和,大善者,必定宽容。而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计较。 好心态的另一个表现,在张岱年教授看来,是人有自嘲的勇气。回忆起几次对学生发火,他自省道,这是自己的修养还不够,还得加深修炼。 张世英教授的好心态,源自不断克制欲望,知足常乐。他说,人的能力本来是有限的,不是无所不能的,但平常人,并不总是意识到这一点并主动积极地,去接受这个必然的事实。 在国学大师季羡林看来,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有张无弛不行,有弛无张也不行。张弛结合,斯乃正道。他提倡的人生哲学是,糊涂一点,潇洒一点。这种智慧,即看透,而不说透。当然,并不表示就妥协,不积极,他又说:每个人,都应该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至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不完满,才是人生。生命不可能完美,但可以超越。 徐光宪教授认为,幸福和快乐,是很多人所向往的。但是,幸福和快乐,其实只是一种相对的感受。如果,为失去一件事物而懊恼,那么,被影响的就不仅是那件事物,还有心情、时间和健康。世间的烦恼,说到底,都是庸人自扰。 一个人,只有自身品性、修养好,才能做好其他的事情。抱怨是最无用的情绪。 沈从文告诫学生,摔倒了赶快爬起来,不要欣赏你砸的那个坑。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陈翰笙说,人老了,许多事情记不得了。我记得的,是自己做错的事情。因为,那是必须改正的。 《论语 里仁》篇中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管仲说: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托尔斯泰说,往往话说得漂亮的人,行动力就会比较差。因为任何事情都不能用一个人的言辞来证明,越是说得多,就越得不到信任。 同样,在李大钊看来,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做忠实的工作。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唯心底无私,才能看到天宽地阔。心怀慈悲,是度人,也是度已。 王选说,一个人,要想有所成就,他首先要做个好人。考虑别人与自己一样多的就是好人。做事,当先做人,得意,但别忘形。 梁宗岱教授有诗:荣辱等闲事,但得心魂相伴。 庄子说:无谓有谓,有谓无谓,游乎于尘垢之外。人生,得意不忘形,大约是要做到三个保持:在名利场上保持一份超脱,在物欲面前保持一份清醒,在荣誉之间保持一份平静。 要站在高处,俯视生活。尼采奉行的处世之道:不要爬上顶去,也不要站在山脚,从高处去看,这个世界才是最美的。 前校长胡适说:对人事可疑处不疑,对原则不疑处存疑。的确,适当的退步和忍让,会让你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但若是一味忍让,没底线地宽容对方,便可能会失去更多。宽容,忍让,不能没有底线,应该坚持一个正确的原则和标准。让人三分,凡事当留有余地。北大1980级毕业生俞敏洪说,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与人为善,处处逢源。 择良友而交,君子和而不同。将别人的不好,写在沙上,好刻在石上。季羡林说,对待一切善良的人,不管是家人,还是朋友,都应该有一个两字箴言:真,忍。真者,以真情实意相待,不允许弄虚作假;对待坏人,则另当别论。忍者,相互容忍也。同时,要感谢那些真诚批评你的朋友。托尔斯泰说,人生在世若能有几个朋友,就是幸福的。原校长周其凤说,放下身段,谦虚谨慎,善于学习。袁行霈先生说,做人,要有博大的胸襟,不矜已长,不攻人短。 看淡财富,取舍之间显豁达。李叔同15 岁便发出“人生犹似西山日,富贵终如草上霜”的感慨。财富,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俞平伯认为:讲到读书的真意义,于扩充知识以外兼可涵咏性情,修持道德,原不仅为功名富贵做敲门砖。即为功名宝贵,依目下的情形,似乎不必定要读书,更无须借光圣经贤传,甚至于愈读书会愈穷,这无怪喜欢读书,懂得怎样读的人一天一天地减少了。诚信,是最大的财富。 立即行动,别让梦想等太久。要想成功,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俞敏洪说,只要你心中有理想,有志向,你终将走向成功。你所要做到的就是在这个过程要有艰苦奋斗、忍受挫折和失败的能力,要不断地把自己的心胸扩大,才能够把事情做得更好。1987级毕业生李彦宏建议:人生是可以走直线的,这条“直线”在自己心中。但我们的妥协、分心和屈从,让我们往往偏离了原来的轨道,浪费了很多的时间。信念是强大的,一定要做自己喜欢并且擅长做的事,不要跟风。 用最初的心,做永远的事。做事如此,读书亦如此吧?总之,向北大人学习,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