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这土地》(作者:王一诺 朗诵:傅国)

《我爱这土地》(作者:王一诺 朗诵:傅国)

2022-09-20    03'47''

主播: 童心·童话

59987 1261

介绍:
作者:王一诺 学校: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第76学 指导老师:陈洁 朗诵:傅国(江苏广电总台教育频道主持人) 假如有一天,我成为了土地 看到了她全部的意气与挫折、沉寂与风采 和那来自历史的,早已注定结局的无奈 我爱这土地—— 采诗官的纸笔,书写躬耕于你的故事 屈子步履蹒跚,从汨罗江边走来 他们的身躯教化着你啊,开创百花争妍的时代 我深深地爱这土地—— 元狩年飒飒的旗风,从大河之西传来 我们的气节守卫着她啊,四百年的归属由此传来 土地,你曾是百鸟的悲哀 是泛潮发霉的壁画 是灰败的椒花 是篱下开遍的黄菊 是理想落空的戚戚怨嗟 你又是何其的坚强啊,居然四面歌残之地——踏歌而来?! 土地啊,土地!你深爱着我们! 你的脸上爬满皱纹 你的双手满是皲裂 你的苍颜憔悴如雪 你却无时无刻不想着,儿女是否疲累? 这就是土地—— 美丽而伟大,伟大又包容 正因你的养育 才诞生了世界上最古老、最朴实、最坚韧的民族! 假如有一天,我成为了土地 不,不——我们本就是她的一部分 我们未曾哭过,我们带着满面泪水,对朝阳举杯 将最后一杯浊酒轻洒在地 “敬她可爱的子女。” 点评: 诗歌是我们灵魂相通的纽带。在这首诗中,小诗人以孩子澄澈的目光掠过历史的恢宏场景——先秦时诗经的采诗官、西汉时武功赫赫的汉武大帝,诗意地叹咏着沧桑的意象——百鸟、壁画、椒花、黄菊。没有任何一种事物在时间的河流里不会凋亡,也只有从时间的沙漏里积淀而成的精神之物,才有可能被不朽命名,大地上人类可歌可泣的历史,正是一个族群对大地的诚挚礼赞。也正如诗中所写的人们,将历史的诗歌书写在土地上,并成为她的一个部分,“将最后一杯浊酒轻洒在地,敬她可爱的子女”。 —— 吉狄马加丨中国作协原副主席、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