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外传之激战牛首村

荆轲外传之激战牛首村

2015-11-24    13'53''

主播: 秦时明月官方播客

22436 780

介绍:
“当”的一声巨响,荆轲虎口剧震,几乎握不住剑柄,整条右臂酥麻难当。 荆轲见鲁勾践伤在这两人手中,早知他们是一等一的高手,但没想到其武功如此之高,不禁又惊又疑,连退两步,一时之间凝然相峙。 “公孙羽是你何人?你何以使得公孙剑法?”那大汉锐利的目光盯住荆轲手中长剑,低沉地问道。 荆轲听来人提及公孙羽,不禁一愣:“莫非你认得家师?” “原来公孙羽是你的师父……”那大汉顿了一顿,冷冷道,“哼,漏网余孽,今天正好在此做个了断!” “啊,你……”荆轲闻言大惊,不料竟在此地遇上了恩师的仇敌,正打算反唇相讥,却看到院子另一边,丽姬已连遭大险。 丽姬刺向西首大汉的短剑进至半路,那大汉手中的大斧即已逆击而至,反守为攻,“刷刷”几斧,将丽姬逼得连连后退,几乎站立不稳。幸亏这大汉也是甫受剑伤,功力大损,否则这一招便可将丽姬伤于斧下。 丽姬倚仗身法灵活,勉强避开锋芒,不想脚下踩着一粒小石子,身形略打了一个踉跄。西首大汉一声长啸,大斧挟着万钧雷霆之势直击下来,来势凌厉异常。 眼见丽姬就要血溅罗衫,荆轲失声狂呼,却无法出手相救。突见月光下一道白色匹练宛如毒蛇吐信,直击西首大汉的左胸。不仅后发而先至,而且招式巧妙,竟似这大汉自己将胸脯送上去一般,逼得他怪叫一声,凌空一个后翻筋斗退了回去。 荆轲回首望去,原是坐在地上的鲁勾践及时出剑,救了丽姬。 丽姬惊魂未定,鲁勾践沉声道:“你们两个都到我这边来!” 荆轲应声上前,与丽姬分别守住鲁勾践的左右两边,三人临时结成了一个剑阵。两个大汉惮于鲁勾践,且见荆轲剑法不弱,一时倒也不敢妄动,双方再次陷入僵局。 这时远处突然响起了金锣之声,两个大汉闻之顿时脸色大变。原来战国时期兵燹不断、盗患频生,村镇为求自保,大多驻有乡兵,平时务农,闻金锣声则集结共抗外敌,保护乡邻。眼下定是那带路农人见鲁勾践被人杀伤,以为强盗入村,故此鸣金求援。 两个大汉对视一眼,既知一时无法拿下鲁勾践,且乡兵转眼将至,便也无心恋战,狠狠瞪了荆轲与丽姬两眼,腾空而起,宛如两只大鸟般,投入茫茫的夜色之中。 荆轲一颗提起的心刚要放下,忽听“当啷”一声,只见鲁勾践面如金纸,手中长剑落地,竟然昏死了过去。荆轲大惊,连忙上前相扶,连声高呼:“鲁先生!鲁先生!” 幸得乡兵适时赶到,众人七手八脚地将鲁勾践抬回屋中,又有医者为其疗伤包扎,直至鲁勾践苏醒过来,众人方才离去。 草屋内一灯如豆,鲁勾践看着荆轲和丽姬两人,低声问道:“你们是公孙羽的门人?为何到此?” 荆轲轻声道:“弟子荆轲,家师公孙羽丧命于秦王鹰犬之手。此次蒙盖聂先生指点而来,恳请鲁先生成全。”说着从怀中取出盖聂所书的竹简,并跪倒在地。 鲁勾践取过书简,看罢示意荆轲起来,满怀歉意道:“我感谢你们的相救之恩,不过,学剑一事,恐怕要让荆兄弟失望了。” 荆轲心中顿时一片冰凉,哑声道:“为何?” 鲁勾践一笑,道:“你们看我现在这个样子,自理尚难,又怎能教人剑术?” 荆轲急道:“弟子可以服侍先生,待先生康复后再说不迟。”鲁勾践摇摇头,却不接话。 荆轲眼中的失望之色越来越浓。鲁勾践忽道:“你们知不知道刚才那两个是什么人?” 荆轲摇摇头道:“我虽不知这两个人是谁,但其目露凶光,必定不是良善之辈。” 鲁勾践苦笑道:“他们是秦国的一等侍卫。” 荆轲惊道:“哦!怪不得我们联手都无法制胜。” 鲁勾践点头道:“秦王座下的风、林、火、山四大高手,无论哪一个,天下能与之匹敌的人恐怕都没有几个。” 荆轲神色大变,道:“难道他们就是号称‘风林火山’的秦国四大高手中的两个?” 鲁勾践道:“不错。这两人就是黑煞风和霹雳火。怎么,你们听说过他们?” “难道方才持剑那人就是霹雳火?”荆轲满怀愤恨地问道。 “是的,此人正是霹雳火。”鲁勾践叹了口气。 一旁的丽姬早已泪流满面,忽向鲁勾践跪下,哭道:“鲁先生,家祖就是丧生在他们手中,还望先生答应丽姬的不情之请,传授师兄绝技,以报此血海深仇。” 看着荆轲怅然若失的面容,丽姬一边为爷爷的死而心痛,一边为荆轲的失望而不忍。她决定违背自己的心意,代荆轲向鲁勾践恳求拜师学艺之事。 心痛与不忍,后者在丽姬心中似乎占了多些。爷爷的死所带来的悲伤,已随着时日渐渐淡去。虽然知道霹雳火、蟒鞭林未死,让她心痛不已,但她复仇之心向来不盛,也就并未觉得一定要让荆轲去冒险。 倒是荆轲一路至此闷闷不乐的焦躁神情,她全看在眼里。她不能再看着荆轲继续沮丧下去了,即使荆轲艺成刺秦将会使他们的未来蒙上惨淡的阴影,她也顾不得这许多,只期盼荆轲能如愿以偿。 这心事荆轲不懂,鲁勾践却看明白了。鲁勾践看似不修边幅,实则心细如发,他从荆轲和丽姬二人闯入门中那一刻起,就从丽姬深情地望着荆轲的眼神中看出了一切。 鲁勾践放下手中的信简,示意丽姬起身,转头向荆轲道:“秦王身旁高手如云,连公孙先生都命丧其手,以在下区区武艺又岂能帮得上忙。” 荆轲惊诧道:“这些恶贼,难道连鲁先生也制服不了吗?” 鲁勾践“嘿”了一声,道:“若论单打独斗,谁输谁赢,恐怕难讲,但以二对一就不同了。不过,刚才若不是那两个贼子突然放出暗器伤我在前,我又何至于如此狼狈!” 荆轲纳闷道:“秦王为何派侍卫刺杀先生?” 鲁勾践道:“他想要我为秦国效力。” “想来,鲁先生必定是严辞峻拒,所以他们才要加害先生?”丽姬起身拭泪道。 鲁勾践点点头。 荆轲愤愤道:“那嬴政好不阴险无耻,不能收为己用,就要立即加害。”鲁勾践微微一哂,笑道:“自古君王,哪个不是这样?”荆轲沉默片刻,忍不住又道:“那鲁先生因何不肯收我为徒呢?” 鲁勾践并不直接回答,定定地看了丽姬一眼,道:“那嬴政的棋盘上可不只我鲁勾践一枚棋子。” 荆轲一听之下登时醒悟,猛一击掌道:“是了!嬴政一定是想将天下可用之士皆收入其彀中,不肯服从的宁可杀了,也不会留着为他人所用。” 鲁勾践点头道:“不错,所以我待伤势略好,就要去找散居在列国的一些侠士,让他们早做准备,共抗强秦。” 于是三人稍稍收拾了一下行装,由荆轲背着鲁勾践,趁着乌云遮月,悄悄离开了牛首村。 他们在山脚下的一座孤庙中度过一夜,天明后进入山中,此地渺无人烟,他们寻了一个干净的洞穴,暂时住了下来。每天由荆轲与丽姬出外打猎、采集野果,鲁勾践就在洞中养伤,静思剑谱,写下注解。 在荆轲和丽姬的悉心照顾下,过了十余日,鲁勾践伤势已经大见起色,可以起床四处行走。这一天风和日丽,鲁勾践叫来荆轲和丽姬,道:“我的伤好得差不多了,剑谱也已注释完成,我们就此别过吧。” 荆轲心中不舍,道:“鲁先生还是再留几日吧,待伤势痊愈之后再走不迟。” 鲁勾践摇头道:“耽搁久了,只怕我的那些朋友会有危险。” 丽姬更是难过,这些日子里,她已感觉到鲁先生好像对自己隐藏的心绪有所明了,哽咽道:“鲁先生,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鲁勾践一笑,转首对荆轲道:“若是有缘,相见又有何难。只是此地暂居可以,长留多有不便,你们也早些离开吧。” 荆轲叹道:“我二人天涯飘零,无家无业,又能去哪里呢?” 鲁勾践点点头,略一思索,道:“昔日我游历齐国时,途经一座大山,雄伟清奇,齐国人唤做泰山,居此山中能观察天地生息之变化,对悟道修身大有好处,你们不妨到那里去看看。” 荆轲感激道:“多谢鲁先生指点,荆轲没齿不忘。” 鲁勾践凝视着荆轲与丽姬二人许久,叹了口气说道:“荆兄弟,临别之际,我有一言相赠。” “先生教训,荆轲无有不从。”荆轲闻言,俯身拜下。 “你言重了,快快请起。”鲁勾践扶起荆轲道,“天命大义,取其势要,如今强秦日盛,虽说天下未见得就归于嬴政,然而眼下时势在彼却是不争的事实,你孤身一人,如何挽得狂澜?” 荆轲没想到鲁勾践的临别赠言竟是如此,一时语塞。 沉默半晌,荆轲慨然叹道:“在下亦知单凭一己之力,难成刺秦大事。然而,师仇岂能不报?暴政虐人,又岂能不除?” “刺得嬴政,又来一嬴政,你想过吗?” 鲁勾践再次锐利逼问,荆轲反倒昂然相抗:“荆某若能侥幸刺得嬴政,自有仁人义士前仆后继,再刺另一嬴政。” 鲁勾践点点头,他心知荆轲意志坚定,无论如何劝他不动。然而转头看着丽姬失落的模样,又不禁出言相诘:“倘若嬴政除之不尽,又当如何?” “但愿苍天有眼,得有圣王临治之日。彼时我除嬴政,王道可期。”荆轲黯然答道,他心中也明白,放眼天下诸侯,大半骄奢荒逸,不知王道圣者何时可得。 鲁勾践抚掌大笑:“说得好!但愿有圣王临治之日。荆兄弟谨记自己之言,若无仁人当政,莫行无谓刺秦之举。” 荆轲默然。 鲁勾践转身向丽姬点头示意,意在言外道:“我已尽力,二位好自为之。”随后再不多言,拱一拱手,飘然而去。 荆轲怅然多时,未久便依从鲁勾践所言,与丽姬一起前往泰山。 泰山,又称岱宗,雄踞齐地,高峻巍峨,尊为五岳之首。春秋时期鲁国大儒孔丘曾有“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语,由此可见泰山之雄伟壮阔。 荆轲和丽姬在泰山结庐之后,远离战火,日子过得倒也甚是逍遥。 荆轲每日攀上岱顶东峰练剑悟道。这里是泰山观日出的绝佳所在,荆轲在此俯仰天地,察日月之行,看云卷云舒。数月下来,虽略有所悟,但仍有几个大的关节一直无法参透。 这一日丽姬又到峰顶给荆轲送饭,见荆轲踞坐在一块大石上,看着前方呆呆出神。丽姬娇嗔道:“师兄,你又在发什么傻?” 荆轲神情沉重,长叹道:“丽姬,我怕我会辜负鲁先生,也许我根本不是一块学剑的材料。” 丽姬轻轻放下食簋,柔声道:“盖先生和鲁先生两大剑术名家都说你是习剑的绝佳人选,为何你自己还这样没信心呢?” 荆轲愁眉不展,道:“不是我妄自菲薄。鲁先生已倾囊相授,而我在剑术上却未有寸进,这不是我愚钝又是什么呢?” 丽姬抿嘴一笑,道:“绝世的剑术怎么可能如此轻易便可学到?你呀,总是心太急。”她蹲下身从簋中取出饭菜,嘻嘻一笑说道:“还是先吃饭吧,不吃饭哪有力气练剑!再说,我看你的武艺在一天天精进呀!” 荆轲听到师妹的鼓励,沮丧的心情有所宽慰,他沉声道:“师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