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教育的反思之30

管理学教育的反思之30

2017-08-21    04'53''

主播: 李鸣健

33 5

介绍:
管理学教育的反思(30) ——管理反思系列总字数:1027字阅读时长:6分钟 编者按:在分工以前,每一个人(或称劳动主体与利益主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生产与消费是统一的。 文 | 包 政 我们这个时代的根本缺陷,就是不知道分工与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 尤其是生产企业,不知道在自觉应用分工理论的同时,必须自觉应用组织理论;不知道在“供求分离”乃至“供求背离”的情况下,要想维持“企业再生产循环”,就必须自觉应用组织理论,去构建“供求一体化关系”。 更不知道营销就是这样一项职能,一项“自觉应用组织理论”的商务职能;不知道通过营销职能,自觉地应用市场协调的方式,或管理协调的方式,去构建“企业—客户”之间的一体化关系。 营销这件事情与“分工”有关,分工的结果是“供求分离”。供求分离之后,必须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组织”。组织的结果就是“供求一体化”。对一个供应者或企业生产者来说,可以采用两种方式实现供求一体化,或自组织,或有组织。 在分工以前,每一个人(或称劳动主体与利益主体)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生产与消费是统一的。每个人都知道消费什么就生产什么,消费多少就生产多少,什么时候消费就什么时候生产。 反之亦然,能生产什么就消费什么,能生产多少就消费多少,能什么时候生产就什么时候消费。两者没有什么不适,可以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及其个人的头脑,维持着生产与消费之间的平衡。 分工之后,生产者就成了“供应者”,消费者就成了“需求者”。供求者双方是对立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也是对立的。供应者不再为自己的消费而生产,必须为需求者的消费而生产。生产多少、生产什么、什么时候生产,通常不由供应者说了算,而由需求者说了算。所谓“按需生产”,营销学把这说成是“营销”或“营销观”。 把“按需生产”说成是营销观,可能不妥。在需求者主导市场的情况下,供应者“按需生产”是必须的,否则一天都混不下去。 在供应者主导市场的情况下,供应者说了算,“按需生产”未必重要。看一下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国有企业就清楚了,看一下农贸市场练摊的就清楚了。也许营销学会把这归结为“以产定销”或“生产观”。 顺便提一下,“分工”与“组织”是解开人类社会演变的钥匙。主流经济学并不知道“分工”与“组织”之间的对应关系。 从两者的对应关系上说,“分工”就是供求分离,“组织”就是供求一体化。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有人讨论过“分工”,另有人讨论过“组织”,很少有人把“分工”与“组织”联系起来加以讨论。 按照彼得·德鲁克的说法,分工是实现社会目标的一种有效的工具,组织也是实现社会目标的一种有效的工具,两种工具必须同时得到有效应用。 分工以及供求分离大约在1万年前已经发生,中国西安的半坡遗址表明,7000年前分工已经很发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