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博馆往前》(节选)尹继红

《华博馆往前》(节选)尹继红

2021-01-08    04'12''

主播: 悟道先修心

266 1

介绍:
在华博馆,我们还看到一个布袋,是手工缝制的,已经有些破损和泛白了。布袋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我们仍清晰地辨认出最中间的一行字:“遍走天涯,为国效劳。”这个布袋让我对我的这些先辈乡民们有了另一番的追思,对百多年来他们在远离家乡的地方所书写的历史有了另一番的解读。我站在华博馆的门檐下,再一次地往前看。   我看见一个叫郑潮炯的清瘦的男人,就背着前面写到的这个布袋,在马来西亚、新加坡的山山水水间跋涉。这个多年在南洋以做点小生意维持生计的新会籍小贩郑潮炯从1937年开始,干了一件轰动了整个南洋的事情,他用5年的时间,靠卖瓜子筹集了18万元,全部捐给了陈嘉庚先生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总会,用于支持中国的抗日战争。他最后卖掉的一件东西不是瓜子,是他自己刚出生的儿子,得款80元,也捐给了筹赈总会。 我非常用心地观察了这个叫郑潮炯的新会籍男人遗留下来的一幅照片,我看不出他与我们平时常见的五邑乡间那些忠厚朴实的农民汉子有什么区别,他的样子看上去甚至有点木讷。我知道中国历史上有程婴舍子救赵氏孤儿的故事,有乐羊子为国坐饮儿子骨肉羹的故事,可那些毕竟离我们2000多年了,而且他们都是胸怀大志的文化人,而这个郑潮炯却只是一个略识几个字的小贩。在国难面前,他商人重利的特性竟然可以轻易放下,做出与古代先贤同样让世间震撼的举动。由此我联想到那些客死异乡也要归葬故里的义冢中的乡民。或许漂泊在外的人比我们更加懂得国与家的分量,更加珍视深埋在故国故土里的那份永难割舍的中华血缘,这也许就是江门五邑的侨之魂。 华博馆往前,不是什么建筑或美丽的景观,而是百多年前几十万、上百万的五邑人一边走,一边流着眼泪。那是新婚妻子站在村前的石板桥上望着消失在路尽头的背影而久久不能吹干的泪;是坐在异国的月光下抚摩着一身的伤痛,咀嚼着一路的艰辛而奔涌如泉的苦涩的泪;是3个老华工跪倒在父亲的坟头,遥想着父亲多年前的面容而呼号懊恨的泪;是郑潮炯的妻子在丈夫抱着小儿跨出门口的一刹那,心如刀绞的泪;是收到远方寄回的“银信”时悲喜交集的泪;是重回故乡,在岁月的变迁中寻找着那山、那水、那相连的血脉、那不变的守望时喷薄的泪,尽情地流啊、流啊,浸湿了这方土地百年历史的每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