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16:3种受众观及分众理论

传播学16:3种受众观及分众理论

2016-11-09    04'12''

主播: 觅游考研

2601 406

介绍:
传播学第16天,今日知识点:3种受众观及分众理论。先看文本,再跟着音频来背诵,一遍两遍反复记忆。夯实基础,轻松无压力!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 1、作为社会群体成员的受众观 这是与大众社会论相对立的一种受众观,认为受众并不是孤立的个人的集合,而是分属于不同的社会团体或群体。 这种观点认为,大众传播不可能随心所欲地左右受众。受众在作为社会集团或群体成员行动时具有能动性:一是“能动选择性”,即有选择地接触那些与自己的群体利益、规范或文化背景相合的传播内容;二是“能动的解释”,即按照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或意识形态来理解或解释大众传播的信息。 2、作为“市场”或“消费者”的受众 (1)主要观点:“受众即市场”的观点是19世纪30年代后随着大众传播媒介采取企业化经营形态而形成,在现代也有广泛影响的一种受众观。 这一观点认为,传播媒介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是通过媒介竞争向潜在的消费者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活动,而受众即“具有特定的社会经济侧面像的、潜在的消费者的集合体”。 (2)局限性: ①它容易把传媒与受众的关系固定为买方和卖方的关系,把复杂的传播关系简化为单纯的买卖关系; ②它更多地着眼于受众的商品购买行为有关的特定属性,而不能反映更深层次的社会形态和意识属性; ③这种观点更容易把“商品销售量”——收视率和发行量作为判断传媒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而把公益性和社会效益标准放在次要的位置上; ④它只从传媒的立场而不是受众的立场出发来考虑问题。 3、作为权利主体的受众观 受众不仅仅是传媒信息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还作为社会共同体的成员或公众而拥有各种各样的正当权利。受众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的基本权利包括:①传播权;②知晓权;③传媒接近权;④媒介监督权。 分众理论 1、分众,是指受众并不是孤立的个人的集合,而是具备了社会多样性的人群。 2、分众的核心内容: ①社会结构具有多样性,是多元利益的复合体; ②社会成员分属不同的社会群体,其态度和行为受群体属性的制约; ③分属于不同社会群体的受众个人,对大众传播有不同的需求和反应; ④在大众传播面前,受众并不是完全被动的存在,他们在媒体接触、内容选择、接触和理解上有着某种自主性和能动性。 今天的任务完成啦!恭喜你累积了57个知识点,记忆效果如何,赶快到评论区打卡回忆吧~上墙记录你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