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20:舆论领袖、两级传播理论、“政治既有倾向”理论、宣传

传播学20:舆论领袖、两级传播理论、“政治既有倾向”理论、宣传

2016-11-13    03'41''

主播: 觅游考研

2691 399

介绍:
传播学第20天,今日知识点:舆论领袖、两级传播理论、“政治既有倾向”理论、宣传的策略。先看文本,再跟着音频来背诵,一遍两遍反复记忆。夯实基础,轻松无压力! 舆论领袖 舆论领袖是人群中那些首先或较多接触大众传媒信息,并将经过自己再加工后的信息传播给其他人的人。 舆论领袖数量少,但是具有在社交场合较为活跃、与受其影响者有共同的兴趣爱好,通晓特定问题,并乐于接受和传播信息的特点。 舆论领袖介入传播过程加快了信息传播并扩大了影响,他们具有形成和改变他人态度的能力。 两级传播论 来自媒介的信息首先抵达舆论领袖,然后由舆论领袖通过人际传播传递给受其影响的追随者,这个过程被称为两级传播。 后来学者强调受众、传媒和社会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表明受传过程可能不只两个阶段。罗杰斯等人将两级传播扩充为“n级传播”,认为媒介信息传至受众的过程有多种方式,多种传播渠道,可能由多级中介环节组成信息传播链。 两级传播的缺陷 ①大部分新闻报道直接通过大众媒介传播,而不经过舆论领袖; ②舆论领袖与其追随者难以分清,他们之间更多的是分享信息; ③两级传播论隐含着认为大众传播媒介是舆论领袖的唯一信息渠道,实际上信息来源可能多样性; ④大众媒介的功能主要是告知,而人际传播在劝服方面更为有效; ⑤实际的传播过程可能有更多级。 “政治既有倾向”理论 政治既有倾向即人们在接触媒介信息或宣传之前已有的政治立场和态度,是拉扎斯菲尔德等在《人民的选择》中提出的概念。 他们在对1940年美国大选的研究中发现,当人们就选举投票,或其他政治问题做出决策之际,这种决策的结果并不取决于一时的政治宣传和大众传播,而基本上取决于人们迄今所持的政治立场。后来的研究进一步证明,既有倾向的作用并不仅止于政治问题领域,在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人们的态度和行动同样受到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既有倾向的制约。 宣传的策略 《宣传的完美艺术》一书归纳了七种常用的宣传方法: ①辱骂法②光辉泛化法③转移法④证词法⑤平民百姓法⑥洗牌作弊法⑦乐队花车法 今天的任务完成啦!恭喜你累积了70个知识点,记忆效果如何,赶快到评论区打卡回忆吧~上墙记录你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