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史2:小报、京报……

中新史2:小报、京报……

2016-11-20    03'58''

主播: 觅游考研

2271 270

介绍:
中新史第2天,今日知识点:小报、京报、《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先看文本,再跟着音频来背诵,一遍两遍反复记忆。夯实基础,轻松无压力! 1、小报 小报是中国出现的最早的非官方报纸。起始于北宋、盛行于南宋,是一种未经官方审查、自行抄传的报纸。其内容主要是朝廷动态报告、官吏任免消息、皇帝谕旨召令等。特点是:①时效性强;②所发表的大多是中枢部门未公开的朝廷机密事件,因触论朝廷言禁受到查禁;③读者范围广泛,有手写和印刷两种。小报的发行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的一统天下的局面,满足了一部分士大夫知识分子对朝廷政事信息的需求,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因此收到了封建统治的查禁。 2、京报 京报是中国古代报纸发展最成熟的形态。《京报》是民间经营、翻印邸报内容以及具有一定合法地位的明清时期报纸形态。实现了中国古代报纸从官报走向私报、古代报业从官府走向民间的重要转变。出现于明代中后期,盛行于清朝,是北京民间报房的通称。其基本内容是宫门抄、皇帝谕旨和臣僚奏章三大部分。京报的稿件也是从朝廷有关部门抄出来的。其特点是:①是没有官报之名的官报;②是“邸报”的翻版;③没有自己采写的新闻和言论,没有标点和标题。 3、《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察世俗每月统记传》是第一家中文近代报刊。1815年由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于马六甲,米怜为主编,署名博爱者,以“阐发基督教义为根本要求”,把宣传“神礼”放在首要位置,宣传伦理道德、介绍各国情况和天文地理知识。此外,它还发表诗歌、寓言以及“告帖”(即广告)。《察世俗》是雕版印刷,中国书册式,每月一期,采用略带文言成分的白话文写作,创造了“孔孟加耶稣”的对华宣传模式。1821年停刊,《察世俗》揭开了近代中国新闻事业史的第一页。 4、《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 《东西洋考每月统纪传》是中国境内出版的第一份中文近代报刊,于1833年在广州创刊,创办人、主编郭士立。《东西洋考》外形学《察世俗》,封面上印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孔子语录和“爱汉者篆”字样。该刊虽然为宗教性刊物,但宗教色彩淡化。它以介绍西方文化、艺术、哲学、科学技术为重点,着重宣传“西方文明”,反复劝说中国人改变对西方的旧观念,主张中国应该学习各国的长处。它是最早采用京报材料的新式报刊。它还开辟过“市价篇”专栏,报到广州的市场行情。 今天的任务完成啦!恭喜你累积了9个知识点,记忆效果如何,赶快到评论区打卡回忆吧~上墙记录你今天的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