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3:新闻角度、受众商品论、胡政之、理性诉求广告

名词解释3:新闻角度、受众商品论、胡政之、理性诉求广告

2016-12-10    03'09''

主播: 觅游考研

1793 179

介绍:
考研倒计时14天,今日名词解释:新闻角度、受众商品论、胡政之、理性诉求广告。反复记忆,背诵牢固,考试无需思索,即刻默写答案! 新闻角度 ①定义:指新闻采写者在发现、挖掘和表现新闻事实时的着眼点和侧重点,构成事物的各个因素和各个侧面,都是新闻报道可以选择的角度。②三大选择技巧:A要客观,从事物的整体和本质上全面真实地把握事实;B要抓特点,即这一事件区别于其他事件的最突出、最典型的方面;C要有新意,同样一件事,立意不同,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 受众商品论 ①斯密塞指出,广告时段的价值是传播产生的间接效果,而广播电视节目也只是“钓饵”性质的“免费午餐”,他们都不是广播电视媒介生产的真正商品,大众传播媒介的主要产品是受众的注意力。 ②“免费午餐”的享用者不仅是消磨时光,他们还在工作,在创造价值。这种价值,最终是通过购买商品时付出的广告附加费来实现的。受众在闲暇时间付出了劳动,为媒介创造了价值,但没有得到经济补偿,反而需要承担其经济后果。 胡政之 ①定义:胡政之是民国时期著名报人。②个人经历:1907年,他自费留学日本,回国后应聘任上海《大共和报》翻译、编辑、主笔,1915年任该报驻京特派记者,以消息快捷受到报界关注。1916年,王郅隆接办天津《大公报》,胡政之担任经理兼总编辑。1918年,以《大公报》记者身份采访巴黎和会,是采访该会的唯一中国记者。后在上海组织国闻通讯社,在天津新记公司《大公报》任经理兼副总编缉,成为报界名人。 理性诉求广告 ①定义:采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通过向广告受众提供信息,展示或介绍有关的广告物,有理有据的进行论证接受此广告能带来的诸多好处,使受众理性思考,权衡利弊后能被说服而最终采取行动。②常见于房地产、汽车、家具广告等。 跟随音频和文本背诵考点,在评论区回忆关键词,我们一起奔赴终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