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法》之“以德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活法》之“以德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2016-10-17    05'09''

主播: 飘视觉

29 0

介绍:
「飘视觉」 www.piaovision.com 以德为本的人格教育刻不容缓 为什么我们会失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呢?为什么我们会遗忘关爱之心、利他之心呢?答案很简单,因为大人没有教育孩子。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60多年,可以说,这一代日本几乎没有受过任何道德教育。我受过战前教育,对这个问题深有体会。 过分强调尊重孩子的自主性,结果变成放任自流。只给自由,但与结对成双的义务,却几乎不教。做人最起码的道德,参与社会生活的最低限度的规则,我们都严重地忽视了。 自古以来,传授这种生活指南、人生哲学, 依靠的是宗教。以佛教、基督教为代表的宗教教义,成为人们在生活中遵循的道德规范。 在背后干坏事也逃不过神佛的法眼,必将遭受报应;暗中行善神佛也不会忽视——这样的观点来自于信仰。这种信仰促使人们不能不:“作为人,应该怎么做才是正确的?” 但是,近代的日本,随着科学文明的发达,宗教遭到打击,连如何做人的道理、伦理,哲学也逐渐为人们所淡忘。 哲学家梅原猛先生说:“道德沦丧的根源在于宗教的缺失。我完全赞成。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社会,从战前以国家神道为核心的思想统治,走向另一个极端,就是在日常生活和教育中,把道德和伦理排除在外。 近来,社会在提倡“综合教育“,但以道德为中心的人格教育却依然不见动静。加上过分强调所谓“个性教育",而做人最起码的规矩,最基本的道德,却无人问津。连幼儿园也在标榜“自由教育,对身心尚未发育的幼儿的行为放任不管。这样的话,在他们长大成人之前,连学习如何做人的机会也没有。 在身心成长的少年期,必须让孩子们学习“作为人应该如何去生活?”给他们慢慢地、认真地思考这个问题的机会。 另外,学校还应该向学生灌输“正确的职业观”。 现在的日本已经形成了一个学历社会,只根据学习成绩的优劣将学生区别对待。成绩优秀者可以进入政府机关或者大企业,受到好评。而手脚灵巧,或善于待人接物,这些学业之外的特长都被置于脑后。这种做法,严重扭曲了年轻人的劳动观。 为了纠正这种倾向,从小学生开始,就要教育孩子,让他们懂得社会上有各种职业,每个领域内都有许多人在辛勤劳动,这才构成了整个社会,人们才能过正常的生活。这样,如果有孩子想当理发师,那么该上什么学校,该考什么证照,这类实用性知识也应传授,这就是职业教育。 前章中提到过神社的木匠师傅,但不限于木匠师傅,做家具的手艺人,裁缝师傅或者农民、渔夫,无论何种职业,只要认真工作,全力以赴,磨练心志,提升人格。让学生懂得劳动的意义,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这也是教育的重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