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安电台NO.71 太原(下)——食味龙城

碗安电台NO.71 太原(下)——食味龙城

2017-03-30    16'25''

主播: 一石宛

70 2

介绍:
主播:柚子 微信:一石宛 微博:一石宛 食味龙城 文/十一 聂聂 上一期太原(上):风光最美汾河畔中我们聊了晋祠汾河,还有太原的街道和现代化景区,但我觉得少了一个地方,就是大学。既然一石宛是一个有搞头的大学生交流平台,怎么能不说一下太原高校的那些事呢? 说起大学,你知道太原理工大学的13号球员,因酷似柯振东在微博成了小网红的冯瀚圃吗?因为有这样一个高颜值的男生存在,在理工大偶遇冯瀚圃也成了众多女生期待的事情。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的芦花湖每年春天都会有数百只天鹅飞来哦:三三两两的天鹅在水面上嬉戏,有的悠闲地游着,还有的在水面上晒着太阳,让山大商务的同学们朋友圈多了许多高逼格的照片呢 全国唯一一所学校里有铁路的中北大学自然风光也是极好的,而且还有地下靶场哦。 除了这些,还有最最重要的,就是人生中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的美食啦。 如果用味觉开启一座城市的大门,太原是什么味道呢?是像川蜀的火辣,还是岭南的酣甜?都不是,是酸甜。酸在舌尖,甜在心间。山西人爱吃醋,面食离不开醋,炒菜、做汤更是处处离不了醋。远在他乡的太原人,想家的味道:是妈妈烧的菜,爸爸擀的面,是清晨的头脑羊杂老豆腐,是中午浇上老陈醋的面条,是午后悠闲时的雪山冷饮配上上帝炸鸡,是夜晚的小米稀饭,最想的,是山西老陈醋。 “一样面食百样吃”山西被称为“面食之都”来到省会太原,怎么能不吃一碗面条呢?太原的面食有拉面、刀削面、擀面、焖面、栲栳佬等十几种。制法也有擀、拉、拨、削、压等几十种。料理工艺上,又可分为蒸制、煮制、烹制。浇头卤料精细考究,其中“醋调和”与“浇两样”最具特色。如果你问我哪家的面做得比较正宗,我会告诉你,没有。只有自己家里亲手做出来的,才是最正宗的。当然,不可能随时随地都在家吃饭。太原街头的顺溜削面连锁店还有齐妈妈手擀面,是外出时候想吃面常选择的地方。 除了面条,还有一个必须要提的冬季太原特色就是头脑了。冬天的时候早起,去清和元要一两烧麦,一壶烧酒,再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头脑下肚,酒足饭饱,新的一天也就开始了。说起头脑,其名为头脑,实则既无头又无脑,而是用肥羊肉、黄花、煨面、藕根、长山药、良姜、酒糟、黄酒八样原料配制而成的一种食物,故而又名八珍汤。每年阴历白露至来年立春上市。食用头脑多在清晨,用腌韭菜作引子,并配以一种名之为帽合的圆形面饼。 相传,头脑乃明末清初时,太原著名思想家、书法家、医学家傅山先生所创。他将八珍汤的配方和制法传授给一家饭店,并为该店起名清和元,八珍汤由此也易名为头脑。在清和元牌匾的上边写有“头脑杂割”四个小字,合起来便是“头脑杂割清和元”,意寓宰割元、清封建王朝统治者之头。这是由明末清初著名文人,医学家傅山发明,对人体有滋补作用,效果甚佳。头脑为汤状食品,在一碗汤糊里,放上三大块肥羊肉,一块莲菜,一条长山药。汤里的佐料有黄酒、酒糟和黄芪。品尝时可以感到酒、药和羊肉的混合香味,味美可口,越吃越香……当然,也有不少人在品尝过后说头脑比老北京豆汁儿还难喝,到底怎么样,就等你来尝啦。 每一座城市大概都会有这样一条街让人的舌尖念念不忘,那就是食品街。太原的食品街楼阁牌坊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古色古香。一条500多米长的街,以仿明清建筑和汇聚八方风味的小吃吸引了大量太原人和外地游客。 走出食品街,就来到了柳巷。在这里,从早餐到宵夜,从正餐到小吃,不愁没得选,只愁选哪个。清和园的头脑,认一力的清真蒸饺,牛王庙的小吃,六味斋的熟肉,老鼠窟的元宵……这些经典老店让一代又一代太原人百吃不厌,也让一批又一批游客赞不绝口。 特别要提的是老鼠窟的元宵,每年正月十五元宵节的时候,顶着寒风只为吃老字号的人们络绎不绝,从店门口排到了几乎百米外的店门。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来了太原好酒的人怎么能不尝一口正宗的汾酒呢?作为中国第一文化名酒,虽然产自汾阳杏花村,但汾酒在整个山西甚至全国都很有名,酒席饭桌上一定少不了它的身影。 约翰逊曾说“旅游的作用就是用现实来约束想像:不是去想事情会是怎样的,而是去看它们实际上是怎样的。汾水悠悠,晋祠不朽,太原的故事还许多,不妨停下脚步,听听当地人一口浓烈的太原话,虽无吴侬软语的温柔,却也憨厚朴实,听了令人踏实而安心。踏上这趟旅程,让脚步继续,去看那青龙古镇的巍峨雄壮,历尽沧桑的飞檐斗拱,略显沉默的老城墙上,一声声浑厚的钟声,经年累月不曾沙哑。去看看那蒙山大佛的高耸磊落,千磨万击的山石沙砾,亭亭如盖的云柏之间,一道道深刻的裂纹,宛如老人的皱纹,酿着千百年来的烈酒和清茶。龙城以好山好水待客,等着每一个人,走进属于她的那扇大门。 太原到这里就结束啦,最后送给大家一组我非常喜欢的和太原有关的手绘图,希望你们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