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停一座城   作者:张金刚

心停一座城 作者:张金刚

2016-11-18    07'59''

主播: 大花轿张红伟

215 9

介绍:
曾小住、游走于数座城,但注定是匆匆过客;最终回归、落脚、心停的,还是日夜生活的那座小城。说是城,却远无应有的繁华、现代,狭小、拥挤、简朴,或惹人不屑,可于我,却是亲切、温暖、舒适。众多情愫,让我与这座城难以割舍,相融一生。      儿时,这座城,是一个梦寐以求的神秘所在。大人们赶集进城,大包小包装回我对“城里”的梦:糖果、烧饼、新衣、玩具、年画、图书……我也想去,可娘说要等过了十二岁。那时感觉,进了“城里”便是周游了整个世界。      与这座城的情,缘起炎炎夏日里的三场人生大考。那年中考,小城西侧的考点如火般炙烤着那帮少年;感恩那间教室,让我梦圆古城保定红二师。三年后,我满载知识与荣誉,返回这座小城,接受家乡的检阅,分配乡村执教。那年招聘,当年的考点再次迎来年近三十的我。一场考试,让我进了机关单位,正式步入这座城。那年公考,仍是那个考点,让我脱离教育,成为公务员并有了职务,人生从此跨入另一扇门。一座小城,一个考点,见证了我二十多年的命运改变,也让我懂得“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真谛。    初入这座城,我亦是客人。打拼工作成了生活的主题。我夹着尾巴,低调做人。帮新老同事值班、打水、带饭,与人和和气气、不争不斗、笑脸相迎,一直认定善良、微笑是最好的名片。我挺起胸脯,高调做事。凡工作的事,都不打折扣、精益求精、力求完美,一直认定能力、水平是最终的优势。出租屋与单位间的那几条街巷,记录着我迎着朝阳抖擞上班、沐着街灯疲惫归家的一年又一年;渐渐,有了底气,有了小城主人的感觉。  那年,我遇到了她。其貌不扬,但温和善良。简单交往,便“裸婚”走在了一起。突然感觉这座城好小,一方爱巢,一张餐桌,就是这座城的全部;又突然感觉这座城好大,牵手漫步,上街购物,总也走不出那几条街道。柴米油盐、一日三餐,烟火生活,踏实知足。那年,我迎来了她。那个让我欢喜让我忧的小女孩,成了我们生活的重心,带她逛街游玩、买东买西,伴她上学放学、喜怒哀乐,“小棉袄”终究暖心贴心。有了生命中最爱的这两个人,我对这座城更加依恋;守着她俩,守着这座城。      数年省吃俭用,我有了属于我们自己的家。站在十四楼的阳台,远望这座城:群山环绕、大河穿城,天蓝云白、月明星稀;俯视这座城:街道绵延、小巷密织,高楼林立、绿树掩映。不由心生感慨:这些年,忙忙碌碌,紧紧张张,如只蚂蚁般活着,竟没有好好看看这座美丽温暖的小城。于是,我时常点亮台灯,打开电脑,一字字、一句句,记录下这些年在这座城的生活点滴、心路历程,吟唱属于我自己的小城故事。 慢慢,我融入了这座城,这座城也接纳了我。闲暇时,我学会了用自己的方式过舒适的慢生活。爬山,大汗淋漓间,感觉四时变换,鸟瞰小城变迁;暴走,数条路线,走遍小城的角角落落,体验不同的清晨夜晚。渐渐熟络的城里人,常会在街上不期而遇,打个招呼闲聊几句,或是匆匆擦肩而过;即便陌生人,也因同属这座城,亲切了许多。一家小店、几盘小菜、三五好友、几杯小酒,小聚闲聊,好生惬意。在这里游走,我用“随手拍”建立打着自己生活烙印的小城影像志。    在小城久了,也看过了太多人世百态。一场暴雨,全城夜间临时转移,关心照应彼此,清晨一起看洪水东去。旧城拆迁,昔日老屋轰然推倒,就地拔起高楼、街道辟宽。城管执法,与占道经营者据理力争,还来一片整洁。爱心募捐,小城人懂得善行仁义,将爱心汇聚再扩散四方。婚丧嫁娶、乔迁新居、子女及第,似乎全城人都能感同身受地尝尽生活滋味。小城太小,如一家人一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睦相处,共荣共生。      小城见证着我的成长,我也见证着小城的变化。不管我走出去多远,路走得多快,小城永将是心的栖所与归宿,与生命一起。想必,您也会如我这般,心停一座城,直至地老天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