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诺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法国女作家 | 陆一琛&宗城

126 诺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不是你想象的那种法国女作家 | 陆一琛&宗城

2022-10-21    93'27''

主播: 跳岛FM

582 8

介绍:
2022年10月6日,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出生于1940年的法国女作家安妮·埃尔诺。对于绝大多数中国读者来说,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名字。安妮·埃尔诺是谁?诺奖为什么选择了她?一周前,跳岛FM的主播何润哲请到两位长期关注埃尔诺作品的嘉宾,北京大学、巴黎索邦大学博士陆一琛及青年小说家宗城,在直播活动中就大家好奇的问题一一做了解答。 由于埃尔诺在中国的译介相当有限,缺乏资料,自诺奖公布以来,媒体第一时间的报道大多聚焦在几个关键词上,如“自传性”“无人称写作”“阶层跃迁”等等,基于埃尔诺同名作品改编,讨论堕胎问题的电影《正发生》也被频繁提及。可是安妮·埃尔诺真的是一位相信“身体写作”或者“私写作”的小说家吗?“无人称”是否足以代表她的创作风格?拨开层层标签,今天的中国读者将不难在埃尔诺平实的语言中发现,她执着于一遍遍回溯和审视自己的人生,同时也是在致力于挑战资产阶级审美,将文学从固化的制式中解放出来,在愈加不稳定的世界,重新确定自我在社会中的锚点。 嘉宾: 陆一琛,北京大学文学博士,巴黎索邦大学文学博士。苏州大学法文系副教授,译有《绿眼睛:杜拉斯与电影》等。 宗城,人类观察员,小说写作者,来自广东湛江的“外省人”,主理播客《席地而坐》。 主持: 何润哲,跳岛FM策划编辑,正在经历社会化的法语人。 时间轴: 02:35 安妮·埃尔诺创作史:现实版“我的天才女友” 10:56 诺奖选择一位写堕胎的女作家,是“格局小了”? 25:43 用《回归故里》做参考读埃尔诺:是否要用父母的语言写作,是一种意味深长的选择 42:35 与其说埃尔诺是法国版“小镇做题家”,不如说她是“小镇读书家” 62:32 中国读者想了解埃尔诺,从代表作《悠悠岁月》开始会太困难吗? 69:36 “无人称”指向女性的集体意识,也指向消除了特殊性的个体 79:08 诺奖频频垂青非虚构作家,小说的出路在何方? 【节目中提到的人名和作品】 安妮·埃尔诺作品 有中文译本的作品:《位置》(La Place,新译名《一个男人的位置》),《一个女人》(Une femme,新译名《一个女人的位置》),《羞耻》(La Honte),《悠悠岁月》(Les années) 暂无中译本的作品:L'Événement, La vie extérieure,Retour à Yvetot, Regarde les lumières mon amour, Jeune Homme 布尔迪厄(1930-2002),当代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思想家和文化理论批评家。节目中提到他的《区分》《实践感》。 乔治·佩雷克(1936-1982),法国当代著名的先锋小说家。节目中提到他的Je me souviens,《物:六十年代纪事》《人生拼图版》。 埃莱娜·西苏(1937-),法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小说家、戏剧家和文学理论家之一。代表作《美杜莎的笑》(Le rire de Méduse et autres ironies)。 萨曼·鲁西迪(1947-),英国著名作家。代表作《午夜之子》。 路易·费迪南·塞利纳(1894-1961),法国小说家、医生,真名路易·费迪南·戴都什。代表作《长夜行》。 西蒙娜·薇依(1909-1943),法国哲学家、作家,推动法国堕胎合法化的重要人物。 莫迪亚诺(1945-),法国小说家,201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暗店街》。 罗兰·巴特(1915-1980),法国作家、思想家、社会学家、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节目中提到他的《明室》以及其中“刺点”的概念。 S. A. 阿列克谢耶维奇(1948-),白俄罗斯记者,散文作家。代表作《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W. G. 赛巴尔德(1944-2001),德国作家与学者。代表作《土星之环》。 托卡尔丘克(1962-),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当代欧洲重要作家、波兰国宝级作家。代表作《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书籍 《回归故里》[法] 迪迪埃·埃里蓬 《美丽的世界,你在哪里》[爱尔兰] 萨莉·鲁尼 《性差异的伦理学》[法] 露西·伊利格瑞 《重返巴黎地铁》[法] 马克·欧杰 《巴黎地铁上的人类学家》[法] 马克·奥热 《我的天才女友》[意] 埃莱娜·费兰特 【出品人】蔡欣 【节目编辑】何润哲 以禾 【后期制作】广岛乱 【音乐】 片头 DTlina - LoFi Chill 片尾 AURA.Pote - Lazy Man 【视觉设计】孙晓曦 李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