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不是我不再年轻,是我文化体力透支 |自由潜水

172 不是我不再年轻,是我文化体力透支 |自由潜水

2023-12-08    70'10''

主播: 跳岛FM

9888 188

介绍:
“那一天我二十一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 最近,一个挂在热搜上的新名词“文化体力”为王小波的这段慨叹给出了更为具体的阐释:所谓文化体力不足,指的是没有精力参与较为深度的文化艺术活动。一个个曾经的文艺青年,上班“受锤”几年之后恍然发现,自己看独立电影想睡,读大部头犯困,想去看展嫌挤,想去看剧嫌贵……“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不知不觉间,文化体力值就见了底,连带对文艺与远方的美好向往,也在日复一日的循环中褪为淡淡的倦怠。 本期「自由潜水」闲聊专栏,何润哲、广岛乱拉上久居幕后的运营编辑黄鱼和身为文化记者的朋友栗子,从最近因二创而翻红的电影《花束般的恋爱》聊起,评估了彼此的文化体力值。像片中男主角麦那样,从塞尔达降级到消消乐,曾经翻墙都要看的演出,今天也悻悻然提不起兴趣,当真单纯是因为老了吗?无功利的审美活动为何越来越没有吸引力? ️正在听跳岛的你,文化体力如何? 【本期潜水成员】 何润哲,跳岛FM策划人,译者。缓慢社会化中。(社交平台ID:烧酒哲) 广岛乱,跳岛FM策划人,影像创作者,小红书/豆瓣ID:广岛乱。 黄鱼,跳岛FM运营,猫爬架,播客《鱼雷》。 徐鲁青(栗子),记者,街溜子,豆瓣ID:chestnut炸号了 【时间轴】 01:40 在伦敦/北京/上海/长沙谈“花束般的恋爱”是怎样的体验 15:15 何谓“文化体力”?文化体力等同于鉴赏力吗? 23:12 依照昆德拉的艺术史观,短视频的原罪在于重复 30:55 从安东尼奥尼到土味老爹,上班之后文化体力槽快速见底 35:40 出卖了灵魂,又想买回曾经那个自己的影子 40:21 年轻的时候,就是会因为“品味好”喜欢一个人 54:10 作为一种消费的公共文化生活:文艺变贵了吗? 59:51不再读书,也可能是因为“现实总比虚构更荒诞” 66:20 投票环节:谁是本期的文化大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