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路:佛教说无我

王路:佛教说无我

2017-01-08    17'44''

主播: 🍂小满

555 14

介绍:
(微信号:小满足读书,同步更新) 文:王路 读:小满 乐:1967 by Gontiti 常有人问:既然佛教不承认灵魂实有,那轮回的是什么?往生的是什么? 我一般会说:轮回的是业。往生的是愿。 譬如说,张三想种一百亩树,把屋子后光秃秃的山变绿,攒了七八年钱,采购好了树苗,张三出事死掉了。张三的儿子本来对种树不感兴趣,但既然树苗都摆在自己家门口了,又为了纪念父亲,就种了下去。后来,张三的儿子也死了,树苗还没长大,张三的邻居觉得,要是不好好看护这块山林的话,树苗怕是长不成,于是,又开始做守林的工作,慢慢地,这一百亩光秃秃的山变绿了。 山之所以从原先光秃秃的黄,变成后来的绿,是张三起作用呢,还是张三儿子起作用呢,还是张三邻居起作用呢? 很显然,都起了作用。 山,不是有情众生。但我们不妨把它想象成有情众生,把张三时代的山,想象成有情a,张三儿子时代的山,想象成有情b,张三邻居时代的山,想象成有情c。 那么,从有情a,到有情b,再到有情c,这种变化,可以视作轮回。 也就是说,光秃秃的山,和有小树苗的山,和绿荫成片的山,它们之间是有一种相连属的关系,我们倾向于把三者看成是同一座山。 但这三者,同时并非同一座山呀。地球每分每秒都在转动,这座山在银河系中的位置,也在发生变化,山光秃秃时,每年都有水土流失,后来植了树,表层土壤也和以前有所不同了。来了鸟儿栖居,也改变了山的生态。 这种关系,佛教里叫非一非异。 现在,我们把山看作非情,把山看作一面镜子,来考察张三、张三儿子、张三邻居,这三位有情众生之间的关系。在他们三人对待“在山上植树”这件事情上,我们看到了相连属的关系。 这其实就是轮回。 这个论断,乍一看会给人很诧异的感觉。那是因为,植树造林,只是一个人一辈子做的成千上万件事中的一件。假如我们把张三一生所做的一切事业看成集合,假定这个集合中的每一件事情都由同一个人来继承的话,我们就容易把这个同时继承了张三所有事业的人,看成经历过一期轮回之后的张三。 但实际上,这是不存在的。因为每一件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都会多多少少有些变化。而且,一个人一生做的许多事情,几乎不会由另一个人全盘继承,但如果不把那些事情看成整体,而把它们看成许多小的事件的组合,就会发现,有些事情的确有人继续在做。 之所以我们把张三叫做张三,是因为,从张三出生到死亡,所有张三发出的行为,我们都会视为张三做的。换言之,张三是一个集合。这个集合把一类事件包含进来。我们从这一类事件中,发现一些共通的属性,然后把它们叫做张三的品德,诸如善良、诚实、谦和,等等。 这就是众缘和合。或者叫,缘起。 我们问,轮回的主体是什么?其实是在两个不同集合之间,寻找它们的共性。你会发现,没有任何两个包含了不同事件的集合是一样的。这就是“无我”。 轮回的意思,不同的集合之间有相似性。——“生命像车轮一样,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原点。”——我们经常讲这句话,但我们都知道,回到了原点,和以前在原点时,一定是不一样的。 是不是一切有情众生,都要轮回呢?不是。佛教的修行,就是要跳出轮回,跳出三界六道。那种不入轮回的状态叫什么?叫涅槃。 涅槃是什么?明白不同的集合纵然相似,终究不同;明白集合只是假名,只是概念;当一个集合被定义的时候,它就是永恒的。——因为明白“张三植下一棵树”和“李四植下一棵树”,终究是非一非异的,一颗树因为它是被张三植下的,它的因缘是来跟张三和合的,别的任何人植下的树都不能替代这个事件。那么,即便张三死了,“某年某月某日,张三在这里种下一棵树”,这件事情也已经成办了,永远不可以被毁灭。 释尊说,所作已办,不受后有。就包含了这种意思。 换言之,我所作的一切事情,都是唯一的。都是无可替代的。因为这个意义,它是永恒的。再也没有与之相似的事情,因此,轮回将不再出现。 实际上,任何人所作的任何事情,都是唯一的,都是无可替代的。(说实际上,是因为它是真相。) ——但凡夫和真相之间,是有隔阂的。因此,要实证到这真相,才算跳出了轮回,入了涅槃。 要强调的是,实证到这一点,和认识到这一点是两码事。凡夫因为有强大的业力习气,他嘴上说,我所作的一切事情都是唯一的,但他不会觉得自己吃一碗西红柿鸡蛋面和别人吃一碗西红柿鸡蛋面有什么不同。他会说:看,咱俩吃的一样。实际上,一样吗?别人碗里有六两鸡蛋,你碗里只有五两,还不是同一只老母鸡下的。 是业力习气,让我们陷入轮回。 涅槃的特征之一是能所双亡。——不存在动作的发出者和动作的接受者,因此,也可以说不存在动作。“我吃饭”,那就轮回了。我是主语,饭是宾语,为什么是我吃饭,不是饭吃我呢?经常有人讲,要么生活把你干翻,要么你把生活干翻——这种见地,就是业力习气所致,有强烈的能所对立。(细究起来,前面这种“实证到这真相”的说法,就是谬误的表达。我们只能方便地说这种话。如果真的实证到真相,那么,实证本身就是真相,在实证之外,更找不出别的真相。如果有一个真相可以被实证,它就不是真相。真相不能成为实证的对象,真相就是实证本身。修行的意义,就是修行本身,不是为了修出什么结果。“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并没有什么东西可以被得到。) 淡化这种对立,应如是思惟:这不是我在吃饭,而是一个人、一双筷子、一只碗、一碗面,在一个夏日的午后,碰到一起,发生了一些关系。在发生关系后,碗、筷子、面、乃至人肚腩上皮肤上的每个细胞,都发生了若干位移。——如是思惟,就容易看到这件事的殊胜之处,即它和路人甲路人乙吃了一碗面有所不同。 如果这种对立进一步淡化,就不是我在吃饭,而是色、受、想、行、识——换言之,由若干碳原子、氧原子,由细胞、组织、器官、骨骼等组合成的某种东西在某个时空下,发生了若干关系。 这种分解是无穷无尽的。 无穷无尽的东西,一时凑泊,发生关系,生成无穷无尽的东西,又因缘凑泊,又发生关系,又生成无穷无尽的东西…… “发生关系”和“生成无穷无尽的东西”,并不是相继的,只是同一事件的不同表达。说一时发生关系,实际上关系在任何时刻都在发生,同时又在消灭,乃至于,你不能从根本上孤立地分出绝对的“一件事情”来,所有的“一”,都是概念,都是主观想象,乃至数量、时间、空间这一切,全都建立在主观想象的基础上。而如实的世界,就是“如是”的世界,只能用“像这样”这种形容来表达才使谬误最少,一切言说譬喻,都是不实的刻画。这就是缘起。 所以,当比丘问轮回的是什么,佛陀说:要在一切处、一切事,一切物中见缘起。 从究竟的意义上说,并没有什么在轮回。只是因为我们认识不到缘起,所以眼里有了孤立的一件一件的事情,有了发生、消灭的概念,有了主语和宾语,有了做出某种动作的主体,承受某种动作的客体,因此,在这种梦想颠倒的世界里,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联系,被命名为“业”,或者“行为”,或者“识”(行为的集合),在毕竟不同的集合之间,由于业力习气的缘故,让我们误认为它们是相似的,而这种误认为,被命名为“堕入轮回”。 为什么佛教讲无我,又讲轮回?——为了让人明白缘起的真相。 一旦实证了无我,就跳出了轮回。佛陀开示“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清静”,正是为了让修行者跳出轮回——换言之,跳出由业力习气幻化而成的虚妄颠倒、充满名言戏论的此岸世界。 原文于2016-10-15答于知乎,感兴趣可关注知乎:王路的粽子铺 作者:王路 微信号:王路在隐身 非常喜欢他的文字,近期读的很多,他的书《唧唧复唧唧》会慢慢跟大家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