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 如何采纳创业建议的指南

58 如何采纳创业建议的指南

2021-10-01    12'34''

主播: 独孤邦龙

153 0

介绍:
你好,这里是成长空间,我是尹先贵。今天为你分享:NFX创始合伙人:四次成功创业,我总结了这份关于如何采纳建议的指南。 在洞察超级个体成长之路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Open-minded(保持开放性)。创业过程中唯一的不变便是变化。宏观上,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会发生变化;微观上,行业上下游的举措、竞争对手的行动,甚至公司团队成员的变化都会对初创公司产生巨大的影响。 在这个过程中,优秀的超级个体总是对这些不确定性和挑战保持开放的态度和想象力,通过创新不断超越之前的自己。保持开放的一个重要体现便是对外界的建议是否保持足够的开放性,并从中汲取正确的养分。 最近,我们作为首轮天使投资人投资的一家公司刚完成新一轮里程碑的融资,估值超过20亿美金,投资机构均为一线美元基金。但很少人知道,在确定这个方向之前,此公司经历了2次大方向的调整,每次调整都是完全推倒,从0开始搭建团队。这过程中对创始人是极大的挑战,不断的打碎自己,同时保持开放,听取多方的建议,探索新的更契合的发展方向。 所以,积极听取多方的建议很重要,但我认为更应该思考如何正确的听取他人的建议。我们能听到大量建议,一些对我们极有帮助,但还有大量的建议可能是潜在会对我们产生负向影响的噪音。如何在大量的建议中找到高价值的建议,值得我们深思。 今天分享的这篇内容是我认为关于“如何正确听取建议”的非常体系和有洞见的一篇高质量内容,作者是硅谷明星早期投资机构NFX的创始合伙人James Currier。 James是硅谷最受瞩目的互联网增长及网络效应方面的专家之一,4次连续成功创业者。 第一次创业:曾成功创办了包括互联网独角兽Tickle(互联网上最早一批成功的用户生成公司之一)。 第二次创业:在线视频游戏公司Wonderhill(在线视频游戏企业,2010年与Kabam合并,随后以8亿美元的价格出售)。 第三次创业:IronPearl(增长分析SaaS企业,2013年被PayPal收购) 第四次创业:医疗健康软件公司Jiff(企业医疗保健软件,2017年与纳斯达克上市公司(Castlight)合并。 James的分享有两点给我带来很大的启发和共鸣,其一,在获取建议时,首先要仔细选择谁才是能够给予你建议的人。不同人的建议可能所带的立场不同,要重视长期利益一致的伙伴的建议。投资人与被投企业创始人能够形成深度链接关系,互相成就,很重要的一点是大家的长期利益趋于一致。 第二,超级个体的崛起背后其实是有一群人的帮助与支持,身边人对你的影响是重要和深远的。就像“和领英创始人Reid Hoffman一起工作的10000个小时”文中提到的,不要低估你周围的人对你的影响,他们以无数难以觉察的方式改变你。 超级个体的身边都有专属的KOL(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智囊团,他们的来源可能是打拼事业过程中结交的信赖伙伴,学生时期就结识的至交好友,一起成长知根知底的发小,智囊团成员的共性特征在于值得信赖,具备优秀的分析和判断力。 随着时间智囊团不断迭代升级,专属的智囊团其实是超级个体长期不对称的竞争优势,这也是我们希望做的事情,成为超级个体智囊团中忠实一员,陪伴超级个体的成长,期望能通过内容的方式与更多未来的超级个体链接。 作为创始人,我们从投资人、顾问、顾客、员工、室友、大学好友的父母等各种各样的人口中获得很多建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见解,一部分很有价值,但大部分都没什么用。 这就是在听取建议时我们都会遇到的挑战:能获得大量的建议,但建议的价值飘忽不定。 实话说,我作为CEO时收获了一些宝贵的建议,这些建议帮助创立了5家公司。这些建议都是“打造企业”的深邃洞见,我对这些帮助的感激无以言表。与此同时,我也花费了数百小时听取那些我应该忽略甚至可能导致偏航风险的建议。 以下四个关键领域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获取建议: 首先,要仔细选择谁才是能够给予你建议的人; 其次,既要管理你听取建议的心理,又要理解他人提供建议的心理; 再次,当你得到建议,对你即将做出的各类决定进行分类和区分; 最后,提高判断力,学会辨别什么是好建议,什么是坏建议。 希罗多德(Herodotus)曾指出,了解要听取什么样的建议就是理性思考。他写道:“采纳他人的建议和好好思考同等重要。” 建立“建议圈” 你的朋友圈(人脉网络)决定了你所获取建议的质量,很多创始人都没有意识到这点。与你相处时间最长的五个人,决定了你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你所拥有的智囊团建议圈很可能会成为一个不对称优势,你应当细心维护。要适时变得残酷,判断你周围人脉的质量,并基于此评估你是否应该从他们那里听取意见。 理想的情况是,你应该倾向于从人脉网络中更高质量的节点处听取建议,他们有更丰富的经验经历、更接近你所追求的结果。  将你的智囊团建议圈里的顾问与业内最顶尖的相比较,他们可能排不进前90%。 认识到这一点后,再仔细回顾一下你的人脉网络,你想要新增哪些类型的人?列个清单,并思考你要如何获得这些人脉。 寻找咨询公司或寻求投资是招募顾问最直接的方式,但以下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你的目标应该是与这个人建立真正的连接,你们需要互相欣赏、互相信任。 第二,最好的顾问通常都很忙碌而且挑剔,因此你必须要做得比其他向他们寻求建议的创始人更出色。 你需要提前调研,什么会让他们对你的公司感兴趣。别指望最好的顾问会求着向你提供建议,事实上,如果真有人着急赶着要给你提供建议,他们很可能不是最顶尖的。 第三,如果你想要获得投资,别以寻求建议的方式开启谈话,反之亦然。想获得投资的话,直接开门见山地提出就好。在本应是寻求建议的会议上提出投资的请求,并不是一个与顾问建立良好关系的好方法。 全世界给创业公司提供的建议数不胜数,但其中的绝大部分都不值得考虑,因为卓越的初创企业往往集中于少数地区。如果你并未身处其中,那么你的智囊团可能不如你期望的那么优质。 因此,你需要付出额外的精力,跑遍世界各地,来确保你拥有一支坚强的后盾为你提供高质量的建议和咨询。如果你是真的雄心万丈,公司迁址可能是你在职业生涯中最重要的决定,因为这样的改变会重塑你的智囊团。 (智囊团中的顾问类型:自己;核心圈:4名投资人+拥有股权的顾问;6名顾问+季度讨论;15名不常用顾问)  1 、建议圈的中心:自己 别忘了,人们信任的是你。你有一个内在的指南针,一个中心位,一种指引的本能。你所创办的企业是对你来说一件独特的艺术品,在这个时刻,只有你才能用这种方式建设你的企业。你才是你自己的头号顾问。以自己的建议为先。  2 第一圈层:核心圈顾问 你外面的第一层就是你的核心圈。这些人都手握股权(与你利益一致),他们是你在寻求建议时应该最先咨询的对象。与这些人的沟通往往十分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所以你应该欣赏他们,与他们相处融洽,并且互相信任。 这就是为什么你永远都不应该从一个让你感到不舒适的VC手里拿钱。因为和你不喜欢的人频繁接触,不仅会让你的人生变得凄惨,还可能阻止你获得巨大的成功。如果一位VC对你十分苛刻,但只要你与他相处愉快,彼此欣赏,那么这也并不是件坏事。 对于潜在投资人的背景调查非常重要。在融资期间,当你面临种种压力,比如如何快速融资、如何以最高估值融资、如何获得最强品牌影响力投资人的融资、如何保持公司的快速发展等等,你需要联系那些与看好你的VC合作过的CEO们,了解这些投资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一定要在你和某位风险投资人合作前做这些背景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你核心建议圈中的成员并不需要彼此信任。实际上,他们也往往对彼此心存怀疑。这都没关系。每位顾问对自己的观点都很坚定,而这些观点往往会与他人的相左,因为他们持有不同的动机和不同的股份类型,但他们需要彼此尊重。你只需听取每个人最好的建议,并加以综合。 在核心建议圈里,没有建议也好过一个坏建议,因为一个差劲的顾问不仅会浪费你的时间,还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排挤其他更富有成效的活动。 各位亲爱的朋友,今天为你分享到这里,明天将为你分享第二部分。谢谢你的收听,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