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欢一念》

《悲欢一念》

2019-03-14    07'37''

主播: 做时代的朗读者

153 1

介绍:
悲欢一念 扑朔迷离的人生,弥漫着迷离的的气息,幻放着梦魇的美好。一旦着了迷,就生了根,无以自拔在前方的烟雾缭绕里,不知不觉在海市蜃楼里寻找水中花月,远远的迷离在梦幻中醉生梦死的飞遁…… 未曾走进,未能亲近。近在眼前又遥不可及,痴念在触手可及可又总差那么一点点之间,所以,不舍得离去。看似一步之遥的距离,可以把余生耗尽也寻觅不了梦幻里的真象。 有些幻境,近在眼前,一经触摸,就莫名的破碎,转眼间,无声息,尽消散。 梦幻的美好,恰似酣畅在甜甜的美梦里,怎么愿意被唤醒?此时此刻,拼命守护着未能圆满的残梦。纵然,残梦成真,恐怕用太多惆怅也难能拼凑起破碎过的遗憾。 结果,终究是遗憾,之后唏嘘不止。残梦不续,过往烟云。人世间,没有什么梦想能够轻易成真,生活里所有的幸福快乐与真实是不可分离。 活在真实的人,梦醒则醒,不因梦残不全而痴缠续编着不现实的梦,抽身而退,不着梦幻;活在梦幻的人,梦醒还睡,续不完这一场梦幻不肯罢休也不愿醒来,徘徊不休,欲拒还迎。 许多人,总在假相里回味念想着虚幻里美好,假相若被揭露,仍然不愿相信这一份念想原来如此的飘渺。不愿意相信有些执念事实上就是已经被假相修饰蒙骗,而又半信半疑的觉得智商不堪折于假相的诱惑,徘徊不定之后又在假相面前再次选择了相信,恰好又放过了假相的狂欢饰演。 结果,又再次相遇,再次痴迷,再次重逢,再次不悟…… 究其根源,本我的欺诈的隐瞒甚高过于假相的虚伪的狂舞。真实的心不必去渡过虚假的劫,是虚假的狂潮覆盖了澄清的心,而这颗心在半睡半醒之间含含糊糊的愿意虚假浸没。真正难以抗拒的,大摡是明白宁愿被糊涂来遮掩,也不肯对先前的愚蠢至极的浅见所诚恳认错,半推半就里入了梦幻的迷乱。 欺心妄想的人有一个共性,执念太深。深到极致以后选择了与偏执常伴于度外,习惯与幽怨为舞。如同,爱到了深处所不能不爱,倘若爱所不能以后,在几经辗转间逆徒成恨之入骨。 虚无缥缈,镜花水月。就是美到极致,美到窒息,也不过虚空假相。偏执不不肯离去,亦不允许别人识破因为这样的美散发迷惑扰乱心智,使人愈迷愈惑愈发不肯离去。 任何一种绝无仅有的美,能受尽世人独宠,一般都只能远远的看,近见一番,观瞻一番,欣赏一番,悄然离去…… 从来不盲目亲近之人,却不会有伺机谋取的动机,这样的人洞见观瞻,恰到好处便知趣而去。不留在梦里,也不让残梦来索缺。 留下一些美好,供于时常的念想,好过牵强过后痴心在扑朔迷离里不经真实推敲后的支离破碎,这一地的狼藉,不是因为得不到而破碎,而是心灵的寸裂落地。 幻灭,像幻景一样瞬间消沉。谓生本无生,灭亦无灭,事物的消亡并非实有其事。先人有云:“幻生还幻灭,大幻莫过身。”愿望的落空,大多放在美好的虚浮里暗流。 鲁迅说:“幻灭之来,多不在假中见真,而在真中见假。真相,从来都没有过远离,事实,也不必刻意隐蔽,但凡假相横生所能惑乱人心,必然是半信半疑半糊涂里将就。 常常执念于形势,欢喜于臆造,沉迷于浮生,仿佛活在人间而意在梦幻,贪念着禅入神机一般得享飘飘欲仙之快,妄以远离尘世的灵魂此时非凡。 惊醒,入梦一场空欢一场,不过只是梦让人在扑朔迷离里百转百回以后的平常生活。 将生活放到近处,如何能在细微之处更好的洞见观瞻一举一动的变化?在平常生活里的柴米油盐之间,这一切最真实的生活状态,源于最真实的生活点滴。 任何依附在不真实的幻念与天马行空的臆想,仿若竹篮打水一场空,也不过幻生幻灭,浮世空欢。 忧喜随形,悲欢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