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书写焦虑,打通任督二脉。

破解书写焦虑,打通任督二脉。

2018-10-20    08'33''

主播: 瑶瑶大讲堂

215 1

介绍:
破解书写焦虑,打通任督二脉 ——我的书法教育探索 进入新时代,随着电脑、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的普及,可以说提笔忘字、书写能力弱化的现象应该成为每一个教育人都无法回避的“集体焦虑”。那么如何破解写字焦虑,落实书法教育纲要,打通写字与书法艺术的任督二脉。且听我在书法教育中的一些探索。 一、任脉:学校书法教育管理 学校对于书法教育的目标定位决定了书法教学落实的层次。对此,我们依据《中小学书法教育纲要》,结合学校“让阳光洒满优雅校园,让智慧涵养儒雅品格,让责任把握博雅人生”为主旨的雅学文化,提出了“让每个孩子都写好汉字,让每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从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为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落地生根,让书法教学看得见,摸得着,形成良好的学书氛围。我从中抓好以下几项措施: 1、完善制度:学校领导对书法教育的重视首要体现在各项制度的完善,为此,我们学校出台了《教师备课常规的书写标准》《学生作业的评定标准与展示规定》《书法艺术特色建设条例》等制度,让老师们清楚学校在书法教育推进中需要做到的标准。 2、落实课程:推动书法教育的核心在于课程和师资,为此除了落实每节语文课写字教学10分钟这一常规动作外,周二周四午间学校又安排了20分钟书法小课,由语文老师下班指导。日常教学中,我会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给语文老师们讲讲书法指导技巧。 3、智慧评价:课程的落实与否关键在于学校评价的方式和态度,为此,借助智慧课堂建设,利用手机端、平板端实时上传写字教学画面,分享写字经验,每周展示写字作业,让学生、老师、家长每天都能看到写字成果,参与点赞评论,打通家校共抓环节,期末借助全员测试由我和方建康2位书法老师对每个学生进行评价,从而产生年级段写字先进班级,评选出校写字先进班等举措。 4、特长辅导:在兼顾全员参与的情况下,学校根据师资开设了软笔书法社团和硬笔书法社团。每周活动定时、定人、定教材。期末做好学生书法作品展示。 5、活动纷呈:利用常规比赛展览、艺术节、文化节等多种形式,创设书法学习环境和氛围,拓展书法学习空间。在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里让学生走进生活、社区开展送寿联、春联作品活动。 二、督脉:自身书法兴趣辅导 根据学校工作部署,我负责了校级硬笔书法社团和兴趣小组的辅导工作。为培养孩子的书法兴趣,提升他们的书写能力。我着重采取了以下指导策略。 1、激发学生兴趣。 小孩子学书法,培养兴趣特别重要。多从赏识、鼓励的方面来对待他的书法练习。在活动中,我让孩子展开想象的翅膀,猜猜每个汉字前世今生,演变历史。趣味盎然的探究活动使孩子们乐此不疲。 2、开展书法讲坛。 让学生深入了解一位书法家的生平事迹、书法特点、典型故事,并从中得到启示。学生们在追寻历代书法家的珍迹中,感受着颜体的方正刚劲、欧体的险劲秀拔、行书的清秀超逸和草书的雄浑博大。 3、甄选经典名帖。 临摹古人的优秀书法字帖是学好书法的不二法门,对此,我常用打“圆心”来比喻临帖。射击运动员打靶,总是瞄准圆心(十环)来练,瞄准圆心才有可能打出十环。学书法要像射击运动员那样,以圆心为目标,把起点定高一些。什么是书法的“圆心”?就是优秀的碑帖,结合硬笔书法的特点为孩子们甄选了《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行书、《褚遂良雁塔圣教序》楷书、灵飞经、文征明小楷等硬笔临经典碑帖供学生习字。选好字帖就是找个好老师,从学古人精品入手,这是书法艺术的传统性使然,是提高书法技能的根本人途径,可避免少走弯路。 4、注重书法技能。 如何学习书法,公认的最好方法就是坚持临帖。提倡向传统学,向古人学。泛泛地练字不如精心临帖。临帖是一种训练,首先是练眼睛的观察能力,即能把字的特点看准,分得出好坏,这是写好字的前提。其次是练手的控制能力,能把帖中的字准确地模仿下来,实际上是能把你想象的形象表达出来,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表达能力。 一次精选其中有代表性的少量的甚至是几个字,反复临习,研究,吃透,悟出其中的门道,学其精髓,触类旁通,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我曾经让一个刚入学、基础不很好的学生试验过:在一个时间里专门写(兰亭序)中的“是”字,让她边写边琢磨,最后写像了,尝到了用笔、结字和临帖的甜头。我鼓励她坚持下去。实际上会写这一个“是”字,就能写好其他的字,写得多了,技法自然就提高了。 当然,学书法是个慢活,要有相当的时间积累,没有捷径,难以速成,太急了不行,不下功夫不行。只有一步一步地学,老老实实地练,持之以恒,打牢基础,循序渐进,才会学有所成。
上一期: 在市书研会上的发言
下一期: 简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