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晓辉之声:我们都是朋友圈的病人

FM晓辉之声:我们都是朋友圈的病人

2016-09-02    09'16''

主播: FM晓辉之声

293 12

介绍:
听众朋友们,晚上好!欢迎来到每周五晚的FM晓辉之声,我是主播二三毛!今天呢,要跟大家探讨的主题是:你的微信朋友圈。其实很早以前啊,主播就知道,有些人对朋友圈表达过很多不满,其中的一些包括:ps后的照片很假,点赞很轻率,从早到晚分享自己的生活显得太过分。在这些事情上,我们每个人都算得上是朋友圈的病人。 因为担心被社交工具绑架,有些人开始关闭朋友圈,甚至删除微信。但是,未被明确讨论的问题是:关掉朋友圈,我们的病就能好吗? 通过段子表达幽默,发表评论表现犀利,用ps的照片展现生活的美好。这些并没有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强烈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但问题在于,我们得知道,朋友圈里的生活都是被剪裁过的生活。它未必是假的,但它只是局部的真相。 有一种剧毒叫“朋友圈里,每个人都过得比我好”。 你失恋,ta晒花;你加班,ta度假;你蜗居家中蓬头垢面,ta游走派对衣饰光鲜;你存够钱来海南挨宰,ta一骑绝尘去了马代。没完没了的对比,衬得你外貌平平、感情乏味、思想肤浅、内心阴暗,人生的辛酸仿佛全集中在刷朋友圈的一刻,心情凄凉有如天窗朝北的阁楼,而嫉妒更是一只不断结网的蜘蛛。你一己之力,如何对抗整个朋友圈的浮夸? 冷门喜剧《波特兰迪亚》有一个片段,男主角带着新欢去意大利度假,虽然在酒店睡过了整个无聊的周末,但他们还是发布了许多秀恩爱的照片,收到来自朋友的恭喜。于是片中有了这样一句话——“网上的所有人,他们过得并没有你觉得的那么爽!人们只不过是把悲伤都裁剪掉了。” 被裁剪后的生活,难免成了局部的真相。但在社交网络上,我们判断别人过得好的依据不过是通过ta提供的信息——即便有记录的成分,发布之前必然经过挑选,这种记录也就参杂表演性质。 微信只是工具意义的革新,基于熟人社会的朋友圈,却无法摆脱中国式社交关系的弊病和圈子文化的壁垒。长辈、领导、同学、同事的角色,依然制约着个体在朋友圈的言行。于是发表状态就变得不是真正自由了,提供沟通便利的朋友圈有时反带来误解。 2014年4月,北京海淀区法院审理了一则朋友圈引发的离职纠纷。李女士因为家事困扰,写了一段“扪心自问,自认坚强,不知还能坚持多久,泪流满面,无愧良心和天地,此时窗外雷声不断,老天为我在流泪,人在做,天在看”发在朋友圈,老板看到后愤而评论:“如果一份工作让人如此悲伤,不做也罢”、“你把我置于何地,周扒皮?刽子手?这是公众平台,请所有员工自律!”虽然李女士立即解释了双方语境不对等,但还是被动离职。 朋友圈其实比线下圈子更庞杂。出于社交工具的特性,微信“好友关系”的建立更为随意,碍于各种考虑,我们不得不把原本敬而远之的领导、远房亲戚、一面之缘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八百年不联系的同学,乃至钟点工阿姨、外卖大叔通通放进朋友圈。原来惹不起躲得起的同学会,都围堵朋友圈了。原本下班后可以抛开的办公室政治,都蔓延朋友圈了。这里有中医特色的养生,想象力一点不输《女医·明妃传》;有高贵冷艳的代购,比房产中介还无孔不入,比完美、安利更擅长营销。三观大战朋友圈,鸡汤与狗血齐飞,假新闻和伪科学PK。 以上其实也还好,只要你头脑够清醒、意志够坚定,不受坑蒙拐骗,大可冷笑置之。可让人意难平、最考验人性的,是被各种晒幸福刺激出来的负能量,和那种屏蔽、拉黑之后仍然挥之不去的精神困扰、心态失衡。 如今,互联网解决了编码、解码,虚拟空间的互动,代替了过去手势、眼神、会话等的面对面交流。所有社交媒体的初衷都是为促进沟通、消减孤独。Facebook起初让人们从交流中获得积极、快乐,但后来却出现了被称为“脸书抑郁”的社交综合症。密歇根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伊桑·克劳斯201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汇报自己在某一时刻上Facebook越多,从这一时段他们的情绪就恶化得越多。 交友过热,反而孤独。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越刷朋友圈真正的朋友反而越少。廉价的点赞、虚伪的感动、没脸没皮的哗众取宠、不经思考的愤怒,异化的朋友圈带跑了生活,表演性质的“前台”无限扩大,而属于自己的“后台”时间越来越少,人们仿佛成了被圈养其中、被牵着走的动物。 我们都是朋友圈的病人,但,有些病也不是关闭朋友圈就能痊愈的。在中国式社交关系格局里,无论什么圈,都不要忘记对被绑架、被圈养、被同化、被规训的警惕。所以,请不偏执地、从容地来正确对待我们的微信朋友圈。 好了,今晚主播就跟大家分享到这儿,祝大家晚安!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