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舟解读《绝佳提问》07-会提问还要敢实践(上)

逸舟解读《绝佳提问》07-会提问还要敢实践(上)

2017-11-28    08'18''

主播: 大胡子逸舟

12 1

介绍:
本书的汉译书名叫《绝佳提问》,英文书名是《 A More Beautiful Question》,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似乎都是一本讲述“如何提问”的书。 不少读了此书的朋友们也很乐于接受这样一个观念:善于提问,是打开脑洞,开启创新的良药。于是,人们积极地去思索与分享两个焦点:第一,提问的积极意义;第二,如何提出更好的问题。 “但是,且慢!” 能够在平常中发现不平常,能够在惯性中发现新视角,的确是良好的开端。但是,只会提问却不会给出答案的人,在实际的商业环境中,是不被欢迎的,有这么一句话,这几年在职场中很流行:“提出问题或意见的时候,请同时带着建议。”因为从某个角度来说,没有立场地提出质疑,为质疑而质疑,甚至是为政治或其它什么乱七八糟的原因而质疑,是件很容易的事,但这些质疑却往往不仅不能带来诱发创新的效果,反而大大降低了原本的运营效率。 此外,如果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沉迷于提问,那谁来给出答案呢?因此,“提问”,只是一个开始。本书的作者在第5章的引言中也写道:“但是,过分思考和过度准备并不能自然而然地促使人们去探索和创造,你应该快速勇敢地从’如果’迈向’如何’。”在这一章中的案例——棉花糖实验中,幼儿园的孩子们之所以能比MBA学生更好地完成挑战,在于他们不断地想“如果”,然后伴随着每个想到的“如果”,他们又在不断地测试“如何”。因此,严格来讲,绝佳提问的模型,不是“为什么-如果-如何”,而应该是“为什么+n(如果+如何)”。 以“为什么”发起,围绕着这个“为什么”,应有若干“如果”,并且每一个“如果”都应该有个“如何”伴随,才构成一个完整的思考模型,并且,这个思考模型中的每一个问题,其实都是提给“思考者”自己,以引导思考方向,刺激创意展现,推动尝试与实践的,而不是提给他人等待解答的。 论及实践,“实践难”,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几个月前,书友们探讨一个问题:读书要能应用才有意义。为此,我专门写了一篇《阅读——知行怎样合一》,与朋友们分享从阅读到实践的一些技巧心得。本书到此,话题延伸到“如何”,又再次提起了“实践”,而且,作者似乎也感受到了人们对“实践”的畏惧,还特意提出了诸如“精益创业”、“黑客方式”的试错实践方法。 而这一方法本身也受到不少的质疑:试错,是否任何情境下都可行?对于一些重大决策,一旦真的试错了,后果可能很严重。 套用绝佳提问的提问组合模式,我们也通过三个问题来思考一下: --为什么我们不敢试错? --如果试错了,会发生多大的灾难? --如何降低试错的成本? --为什么我们不敢试错? 我们再次回顾一下棉花糖案例,为什么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一接到挑战就开始“试验”,而MBA的学生们却在不断的思考?原因之一恐怕是:就算你跟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说“你们要想一想再开始做!”他们也不会“想一想”,因为他们完全没有经验,也不知从哪里开始想,所以只能做;原因之二可能是:就算错了,他们没有什么好损失的,他们有很多时间可以重头再来,他们也不担心输给谁,也许对于他们来讲,最大的乐趣在于“试验”本身。 但对于MBA研究生们,心态就完全不同了。首先,作为MBA的学生,他们拥有非常多的“知识”可供思考,物理学的、管理学的,甚至可能心理学的都可用于这一挑战,如果不利用这些知识对此挑战进行全面的分析,岂不是辜负了数十年寒窗苦读?对于他们来讲,这一挑战更像是一场考试,而不是游戏;其次,如果错了,对于他们来说,损失的则不仅仅是“时间”,而更可能是“面子”,或者是“身份认知”:以社会精英为目标的MBA竟然错了?! 然而,最终的结果仍然是:MBA们输给了幼儿园小朋友们。深思一下,我们发现,我们怕的不是“错”本身,而是“错”所带来的损失:时间、金钱、身份、形象、面子、机会……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说起来大家都知道,但其实,年龄越小,我们越笃信这句话,年龄越大,“知识”越多,我们就越来越多地,看到失败之后的损失,而不是失败之后的成功。 本来,相对于幼儿园小朋友们,成年人所拥有的知识应当是一种优势,最少可以使我们在设计“试验方案”时更科学一些,可以少走一些弯路,但恰恰是这些“知识”,在此刻变成了阻碍我们探索和试验的成见。“知识”,而不是“试验”,成了失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