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豆腐的清白史 | 投稿:兔原

【夜读】豆腐的清白史 | 投稿:兔原

2015-05-11    04'46''

主播: FM1604421

8316 605

介绍:
1976年,威廉夫妇在美国成立了黄豆食品中心,他们的著作《豆腐之书》将豆腐及其文化推广至欧洲,30年来被欧洲热衷于豆腐食品的人当作圣经。这本书的译本上有这样一句话:“世上最终极的美食,就是豆腐那朴实的风味与芬芳!” 对豆腐如此高超的评价,定是出自一双能够跳出汉文化圈、“旁观者清”的眼睛,或是来自一颗潜入汉文化内核,体尝了中华食文化深味的心灵。 在游牧民族驰骋于草原大漠奔抢口粮、海洋文明的缔造者们忙于海上贸易的时候,华夏民族的古老居民们正固守在黄河中下游的土地上,将智慧、工巧用于农耕技术的改良、谷物食品的改善,被素食养育了的他们在这种农耕食文化的必然发展脉络中,用大豆制成了豆腐。 南宋的儒学大师朱熹有次写了首咏豆腐诗:“种豆豆苗稀,力竭心已腐。早知淮王术,安坐获泉布。”他自注道:“世传豆腐乃淮南王术。”后两句诗是说,如果他早些掌握淮南王传下来的做豆腐秘方,也能日进斗金,坐发大财了。这位大理学家潜意识里是否有对发财的渴望后世人没有追究,他说豆腐乃淮南王首创,倒是一传再传。 淮南王刘安是汉武帝刘彻的堂叔,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曾“招致宾客方术之士数千人” 在刘安招募的门客中,苏非、李尚、左吴、陈由、伍被、毛周、雷被和晋昌这8个人最具才华,号称是淮南王府上的“八公”。他们与刘安在淮南国都寿春东北面的山上论道、炼丹、寻求长生不老术,此山后来得名“八公山”。当地文献记载了这样的传说:刘安和这八公用豆浆培育丹苗,用后就倾倒在山上,一部分豆浆贮存在坑洼处,因为泥层中含有石膏或盐碱,豆浆便凝结成柔软固体。人们取来煮食,味道鲜美,因而名之为豆腐。 1960年,考古工作者在河南密县打虎亭发掘了两座公元2世纪左右东汉晚期的墓葬遗址,墓中画像石上比较清晰地呈现出当时人们制作豆腐的场面。打虎亭汉墓的画像石画像,算是在国内外确立了一种声音:至少在东汉,中国人制作豆腐的技艺已经相当成熟。 反对的声音也有。至今发现最早的有关豆腐的记述出自五代末年至宋初时期,当时一位名叫陶谷的士大夫写了本《清异录》,说自己在青阳做县丞时,“洁己勤民,日食豆腐数个,邑人呼豆腐为小宰羊。”有人认为豆腐制作最早不过五代。 其实,豆腐无论是汉代就有了,还是到五代才出生,对于我们这些仰赖先民的智慧可以自由享用豆腐的普通人来说,影响不大。我们可以继续吃各种各样的煎豆腐、炒豆腐、东坡豆腐、麻婆豆腐。以素食为主的中国人把营养丰富、口感好、又容易被消化吸收的豆腐,纳入到博大精深的美食文化中,形、色、味变换着,大大提升了大豆食品的口味,“豆腐百珍”又相映成宴,中国豆腐文化已是世界饮食文化的特殊标志 。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2年第02期 作者: 康晶) 关注新浪微博 @中华遗产杂志 了解更多内容。 喵=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