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胡衣来了 | 特邀:五色石南叶

【夜读】胡衣来了 | 特邀:五色石南叶

2016-05-27    08'40''

主播: FM1604421

6814 311

介绍:
介绍: 服饰的“时尚”可以用“善变”这个词来替代,刷新它的主要动力来自全球的风潮。中国古代呢?也少不了胡汉的“互动”。唐朝堪称衣装时尚的巅峰,也是胡衣全面深刻改变汉装的时代,这种改变令当今的时尚达人都叹为观止……这东西互动的结果,不仅改变了中国古人的“衣生活”,也在深刻改变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胡汉互动,比如宋代理学大家朱熹。他推崇古人的衣冠礼法,认为那是秩序的外化。在他看来,“衣冠”当然不仅仅是几幅布帛,还事关儒家的价值观。他喜欢与门生议论服制沿革,内容以“吐槽”为主:“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如上领衫靴鞋之类。先王冠服扫地尽矣” 也就是说,早在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和国门重开时的父辈们一样,每每为外来服饰风潮而眉头紧皱,纠结程度有过之无不及。 不同文明间的接触多数因战争而开始。 诸侯征战、兼并剧烈的年代里,疆域较大的赵国,实力上却只能算二三流,而面对剽悍的北方游牧劲敌,显得更为孱弱。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命令举国上下学习北方游牧民族的衣着,同时下令全军苦练骑射之技,用快马利箭的骑兵替代已经不适应新作战环境的车兵,最终打造出一支足以与群雄抗衡的强大军队。然而,这一过程的艰难远超我们的想象。 赵武灵王这套军装有一亮点,即搭配短款窄袖的右衽交领上衣。游牧民族的服装样式一直是以紧窄、贴身为特色的,特别是袖管,从先秦直到明清,几乎无一例外地采用贴臂、小口的设计,明显有别于中原衣裳广袖飘飘的风度。这对于出身贫苦的士兵而言也很亲切。中原的平民装也不乏窄袖的短褐,那些受衣袖肥大、衣带困扰的汉服,原本也不是为干农活的主儿准备的。 更贴心的是,赵武灵王特意将胡地的左祍改为右衽,这个看似微小的改动,其实涉及到精神层面。 眼看一支胡服的新军就改装一新了。来自朝廷的保守派却忍无可忍,宗室贵戚轮番发起指责,赵武灵王的叔父公子成 佯装病倒,以示不满。这下让国君也不自信起来,多亏前朝重臣肥义理智地支持他。赵武灵王于是鼓起勇气到公子成家里与他辩论,经过整整一天,成接受了他的理念。保守派的战线渐渐土崩瓦解。 这是第一次,华夏民族跨上骏马,与塞外胡兵一争长短。“赵国军服”也成为战国至秦汉的军装标准范式。 融合了胡人风尚与汉族传统的“军装”,到唐初还是武将公服的一种,频频出现在唐初的各种画作中,遥遥应和着先人“胡服骑射”的悠长回响。 唐代诗人李白的形象,多数人心中都有个轮廓,这是从画作、塑像与影视中得来:他身着修长又有垂感的圆领袍,头巾布脚潇洒下垂,腰间系革带,足登皮革靴……这套行头可看作唐代官式常服标准像,官式常服相当于今日的职场正装。 意外的是,这通身装束无一不是从胡风而来,可称“胡服四宝”,给后世常服带去范本。 圆领袍衫也称“袍衫”、“上领袍”,袍为夹衣,衫则为单衣,后来被通称为袍。这种袍服的左右襟在胸前交叠掩合后,以衣带或纽扣将衣襟上提到颈部,固定在颈的一侧,配合适当的裁剪形成一个圆形领口,这种闭合方式与前代汉服的“交领右衽”迥异,将人体遮挡的更为严密,增强了对风沙的抵御作用。 公元621年,唐朝开国君主、高祖李渊颁布了历史上著名的“武德令”,在这套中国首部行政法典中,对服饰制度作出了详细的规定:以冕服、祎衣等汉族传统服饰作为礼服,以风行全国的幞头、圆领袍等作为官员的日常办公服。 这套带有浓郁胡风的套装,正式纳入了国家政治生活,得到了正统的名分。 从先秦至盛唐近千年间“胡服”与华夏衣冠的频频交融,一如唐代。在大幅接受“胡服”后,初唐修身、紧致的潮流,从开元后期又开始被大幅改造。无论是女子襦衣还是男子圆领袍的衣袖,都走向宽松,到天宝年间已几乎看不到胡服紧致的本貌。安史之乱后的中晚唐时期,人们深恨外族势力打破生活的安宁和悠闲,血火烟尘中胡汉之别被再次强调,于是,男男女女的服装也日益宽大了。 时事代序,进入清末民初的时代,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中国,遇到远比游牧胡风更为强劲的“西风”吹拂,服饰之变翻天覆地。莫说是明清服饰、唐宋衣冠,就连长袍和旧式裤袄这类传统服饰,也都很少见了。 胡马数番来去,家国几度沧桑,留给我们这样一个金句:“传统是过去的流行,流行是未来的传统。”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杂志 2015年二月刊《天朝衣冠》,作者/北溟,稿件整理:阿瞳。 您还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 @中华遗产杂志 了解更多内容 选购杂志,请在天猫搜索:中国国家地理旗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