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在宋代,他们这样喝茶(上) | 投稿:半夏临溪

【夜读】在宋代,他们这样喝茶(上) | 投稿:半夏临溪

2016-05-31    09'09''

主播: FM1604421

19526 442

介绍:
介绍: 点茶之风 诗人陆游曾在今天的杭州、南宋时的临安城写下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其中两句是这样写的:“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1958年,钱钟书先生为《宋诗选注》作注解时,将诗中“分”字注为“鉴别”。不料,语言学家蒋礼鸿先生看到这条注解,认为“钱先生所解,恐未免出于望文”。于是,他专程写了一篇短文《“分茶”小记》,旁征博引,言明陆游诗中的“分茶”其实是宋代一种点茶技艺。也许是看了蒋先生的文章,1982年再版的《宋诗选注》上,钱先生将注释改为:“分茶”是宋代流行的一种“茶道”。 那么,曾让大学者钱钟书都弄错的“分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在宋朝,人们是如何饮茶呢? 宋朝之前,茶叶在中国已经有了漫长的发展史。三国时期,魏国的张揖在《广雅》一书中记录了这种茶羹的做法:将茶末放在瓷器中,倒上水,用葱、姜熬成羹。据说,这是很好的醒酒汤,喝了后会彻夜不眠。似羹似饮,能解渴,还能充饥,这样的茶在唐宋之前都很流行。 唐朝茶圣陆羽不能忍受此种“吃”茶法,在《茶经》中他将其比作“沟渠间弃水”,压根儿就不能喝。而自唐朝而始的单煮茶叶的方法被茶圣大加赞赏,即:用锅煎煮碾好的茶末,只加少许盐调味,再分装到茶盏中待客,是为“煎煮法”。 宋代诗词中有关茶事的诗不胜枚举,但名满天下的宋代诗词中,弥漫的却不是“煎茶法”,而是另一种茶香,一种精致、闲适的气息——点茶。何谓点茶?其实,一个点字,就道出了关键所在。水烧好,点茶开始。将茶末置于温好的茶盏中,注汤,调成膏状,然后边注水边用茶匙或者茶筅击拂。茶筅,是点茶的专门工具,一般以竹制成,一端劈成数条,有助于茶汤产生泡沫。这些步骤,都记录在宋朝蔡襄所写的《茶录》中。在其后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又有了更为详尽的论述。 点茶在宋朝的兴盛,与一个人有关,那便是蔡襄。庆历七年(1047年)十一月,35岁的蔡襄自福州知府调任福建路转运使。转运使是负责朝廷岁贡、物贡的官员。而蔡襄所负责的福建路,在宋代基本沿着唐代驿道由开封(当时称东京)至福州,再至泉州。这条路上有一个尤为关键的地点——建安。 建安在福建路的南端,位于福建北部,也被称之为“北苑”。自宋太宗初年,北苑茶园就给宋朝皇室贡茶。宋代赵汝砺所著《北苑别录》中记载,茶叶要先蒸,淋洗过后,“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先是包以布帛,束以竹皮,然后入大榨压之,至中夜取出揉匀,复如前入榨,谓之翻榨。彻晓奋击,必至于干净而后已”。 接着,还要对榨好的茶叶加水进行研磨。在精致上面,宋人可谓卯足了劲儿,由于当时认为茶末越细品质越高,一般的状况需要磨12次,而最顶级的“龙团胜雪”居然要磨16次。研茶的水,也非同小可,是颇有灵性的金沙泉水,能识贵贱。 研好的茶,填入特别的模子里,压制成型,再焙干即可。模子有圆、有方、有花,不过宋代贡茶所用模大都刻有龙凤图案,因而也被称为龙凤团茶。 徽宗赵佶比蔡襄小70岁,他即位时蔡襄已经去世33年了。他写成的《大观茶论》 其细致、全面令人叹为观止。徽宗对点茶的热衷,在一些历史文献中都有记载,大抵是他经常亲自点茶,一人乐不如众人乐,还会赐给群臣饮用。 圣上的喜好,极大刺激了宋代茶事的发展。那些主持贡茶的地方官员竞相争宠贡新,采茶的时间越来越早,所谓“萌芽先社雨,采掇带春冰”。徽宗宣和年间,居然发生过在头一年腊月供春茶的事情。即便是在福建,腊月茶树也来不及长芽,地方官员绞尽脑汁,“或以小株用硫磺之类发于荫中,或以茶籽浸使生芽”,确实有些过火。 还有一种活动,也随着这股自上而下的强劲风气兴盛起来,即:斗茶。有一则徽宗斗茶的传说:一次,一位飘须长者来到宫中要求和徽宗斗茶,徽宗忙令人拿出宫中最好的茶来,几个回合下来,徽宗竟然输了。徽宗为何会输?斗茶都斗些什么呢?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14年第05期 作者:刘文 稿件整理:阿瞳 您可以搜索我们的天猫店铺:中国国家地理旗舰店 进行选购。也可在新浪微博@中华遗产杂志 与我们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