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茶史:天水一朝香茗事 | 投稿:柚子

【夜读】茶史:天水一朝香茗事 | 投稿:柚子

2016-06-02    08'15''

主播: FM1604421

11934 351

介绍:
介绍: 天明。成百上千的茶农聚集在茶山之下,备好锣鼓,抬着祭品;随着官员们一声令下,鼓声大作,茶农们齐声喊:“茶发芽!茶发芽!”。伴随着茶农们的阵阵喊声惊发的茶叶,成为了两宋人最钟爱的饮料。两宋茶风,就从这惊天动地的鼓声和喊声中开始。 建州茶农采茶前为何要喊山?这与建州的特殊性有关。 建州是北宋贡茶北苑茶的出产地,这一带从古至今都是名优茶叶的产地。在五代十国时期,就有当地人将茶叶进贡给官府了。宋太宗酷爱饮茶,喜好搜罗天下名茶,所以他在统一南唐故地,建州被划入疆土范围之后,派专员前往建州的北苑督造“团茶”,并将之定为贡茶。 北苑贡茶的茶形,是在唐宋间流行的饼茶基础上精加工成型的,它使用带有龙凤图样的模具来压制茶饼,而用这种模具制成的茶,被称为“龙凤团茶”。 仁宗朝,龙凤团茶被进一步压缩为精致小团茶——“小龙凤团茶”。此茶一出便立刻受到朝野追捧,苏东坡在惠山品尝过小龙团后,甚至把这种茶比作天上的明月:“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 徽宗时期,北苑团茶工艺到达了顶峰。出现了精品团茶“龙团胜雪”,它是用新茶的茶尖,蒸熟后再将茶芽外部剔去,只留取最里边像银线般的一缕细芽,用清泉浸润,最后再制成团茶。这“龙团胜雪”的团茶表面,一条小龙蜿蜒欲上,煞是喜人,成为时人竞相追逐的对象。 北苑茶走的是不惜成本,只求上乘的路线。据记载,北苑茶的制造要经过六道复杂的工序,分别是:采茶、拣茶、蒸茶、研茶、造茶和焙茶。 采茶是第一道工序。唐宋的上品茶,都讲究一个“新”字,时人认为只有鲜嫩的茶叶才有茶香。分批送至京城的贡茶中最精的一批“头纲”,是在惊蛰前数日即开始采摘的。此时,即使是温暖的福建地区,茶树也不过刚刚萌芽,茶产量很低,这种新茶被认为品质最好。进贡的头纲团茶送入汴京的时候,甚至还不到春分时节。 采摘北苑茶的最佳时刻是“须是侵晨,不可见日。”这是因为清晨露水未干时采的茶更加肥润,日出后茶芽积累的养分会渐渐消耗,口味不佳。茶叶的采摘手法同样要求严格, “凡断芽必以甲不以指”,因为用指甲掐下茶芽不会造成损伤,而指头上的汗水会影响茶叶的清洁。 采到的茶叶还要进行筛选,去掉黄叶和老芽,选出最精致的茶芽嫩芯进行蒸制、研磨。比如“龙团”茶,就要经过16次研磨,形成极细的茶粉,再掺杂以香料,用模具塑造成型,经过炭火细心的焙烤,才算大功告成。这样精工细作,无怪乎会比黄金还要珍贵难得了。 团茶虽然精致华贵,但工序太过复杂,价格也十分昂贵,无法满足民间需求。这时,工艺简单的散茶应运而生。 散茶又称草茶,是直接采下茶叶后以原形加工的茶。相较于团茶需碾碎调稠,不断搅拌的冲泡方式,散茶的饮用也简单得多。大部分散茶采取煎饮的方式,程序便捷,易于推广。 散茶还更好地保留了茶叶原本的香味,而团茶除了加水研磨以外,还加入香料,这样虽然香气更重,但未免太过刻意。散茶凭借保持本色的优势,吸引了许多高水平的茶客。所以发轫于江浙一带的散茶很快就流行起来。 在散茶的挑战下,宋初风靡天下的团茶渐渐失去了市场,元朝时团茶便“惟充贡茶,民间罕见之”。到了明初,朱元璋干脆停止了龙凤团茶的生产,所有茶饮都改为散茶。我们今天喝到的茶,基本上都是散茶,究其根源,也与宋代大有关系。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主要以牛羊肉和奶为饮食主体,这类食物大都油腻又不好消化,茶 “止渴消食”“除烦去腻”的功效对他们来说格外重要。而茶树只有在温暖湿润的南方才能生长,所以茶叶成为了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贸易交流中的特殊商品。 宋与契丹分别对彼此的茶叶和良马有很高的需求,由此双方开展了茶马互市。公元1004年宋辽双方订立檀渊之盟后,在边境设立了许多榷场,宋人以茶叶、盐、丝绸等换取辽人的牲畜与皮革,在这个长达百年的和平互市中,茶叶销量名列榜首。 从1972年到1995年,河北张家口发现并发掘了17座辽金时期的墓葬,引起了轰动。在这些辽墓中,有许多壁画与茶有关。通过壁画可知,辽国的富裕人家有茶寮,有白瓷茶碗和银质茶壶,也有茶碾、茶刷等茶具。学者认为,“辽国地区的殷富之家,不但茶叶、茶具来自南方,其饮茶的礼俗也大致达到与南国相仿的程度。”这也是宋茶对于周边民族和地区产生影响的重要依据。 我国茶叶的制造工艺在宋代成型,茶叶的流行趋势在宋代明朗,茶叶在东亚文化圈中的地位也在宋代奠定。宋人饮茶,各有各的偏爱,各有各的精彩。悠悠宋茶,走过千年,留下的是茶史上的一个传奇。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杂志2016年五月刊 宋人茶事 撰文/李思楚 整稿:木漏 您可以关注我们的新浪微博@中华遗产杂志了解更多内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