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 曹植:七步之才,下笔成文】

【人物志 | 曹植:七步之才,下笔成文】

2022-03-20    08'09''

主播: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6135 15

介绍:
曹植:七步之才,下笔成文 本期主播:周翊翎 文字编辑:莫丽丘 文稿审核:杨轩 图片编辑:周翊翎(图片源网/侵权删) 背景音乐:Missing you——神思者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他曾被王士祯称为诗家“仙才”、被钟嵘赞为“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他就是建安文学代表人物和集大成者——曹植。 公元192年,曹操的武宣卞皇后生下第三子,曹操为这个儿子取字“子建”,单名“曹植”,望其今后能大展抱负,有所建树。曹植天赋极高,刚刚年满十一岁,就已广泛涉猎诸子百家,熟读《诗经》《论语》和先秦两汉辞赋。他才思敏捷、出口成章,与曹操对谈时,常应声而对,语出机锋。 曹植一生坎坷曲折、跌宕起伏,他的生活和创作以220年曹丕继任王位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曹植性情坦率却恃才傲物,四处征战、结交名士,过着优游宴乐的贵族生活,作品基调昂扬乐观,充满建功立业的豪情。后期曹植壮心不已却屡遭打压,被多次迁封,他的作品愤慨哀怨,遒丽隽美,41岁因忧郁病逝,留下《洛神赋》《白马篇》《七哀诗》等传世代表作。 征战四方,以诗明志。曹植的前半生是昂扬的,英勇无畏地驰骋疆场,才气纵横地书写着他的诗酒年华。军事上,曹操很早就刻意栽培曹植。建安十一年和十二年,曹植随父征战淳于、柳城,建安十三年,曹操封丞相,挟天子以令诸侯,意气风发,势不可挡。17岁的曹植随父南征刘表至新野,后又随父与孙权、刘备战于赤壁。新野和赤壁之战,是镌刻于三国史书上的显赫篇章,虽然曹营败退,但“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恢宏战争全貌,和父亲慷慨悲歌、挥洒诗情的豪迈万钧都深深印刻在曹植年轻的心中。硝烟散尽,面对“沉沙折戟怒涛秋,残垒苍苍战斗休”的断壁残垣,听着滚滚江水浩荡不息,怒吼着向东奔流,曹植的心中萌发出横刀立马、建功立业的豪情。彼时铜雀台落成,曹植召集了一批文士“登台为赋”。他文思泉涌,挥毫泼墨间写出《登台赋》,文辞华美,铜雀台的雄伟磅礴跃然纸上,一咏三叹间更歌颂了父亲曹操胸怀天下、功勋卓著。由此,曹操对曹植更是青眼有加,寄予厚望。 建安十六年秋,刚行冠礼的曹植又主动请缨,随父西征。翻山越岭,晓行夜宿,在行军跋涉中,曹植对政治大势和世情百态有了更加成熟和深刻的体悟。行至洛阳,战火屠戮了千万百姓的家园,昔日繁华的帝都已残破不堪,如黄叶飘零般萧瑟的空城让曹植心惊。尽快平定战乱、让人民有所依傍的朴素愿望成为曹植继续随军西征的主要动力。征战中曹植也诗情勃发,写出著名的《白马篇》,塑造出一个矫健勇猛、不惜为国捐躯的游侠式好男儿,他“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勇往直前战无不胜。 凯旋后,曹植被封为临淄侯,此时的他,满怀少年意气,期待实现“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人生抱负。生活中,他不追求车马服饰的华贵,更没有趋炎附势的利欲心,在图谋江山社稷之余,好宴饮交游、吟诗作赋。正是这样坦率疏狂的性情,为其后跌宕起伏的命运埋下了导火索。 “三曹”的关系不只是父子,更是君臣;巍巍皇城里不仅有豪饮之乐,更有明争暗斗;他们生活的终极目标不在于吟诗作赋,而是一统天下。曹丕对此抱有清醒的认识,但高傲不羁的曹植却对凶险的政治斗争缺乏警觉,在自由疏狂之间,机遇已稍纵即逝。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外出,曹植借着酒兴私自坐王室的马车,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而辅佐曹植的丁仪、丁廙(yì)、杨修等人也是高调的文人做派,狡黠高傲又自矜功伐,令曹操十分忌惮,于是曹植的恩宠渐失。 两年后,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派曹植带兵解救曹仁,曹植却醉得不省人事,无法受命,更让曹操对他彻底失望。而在曹操逝世、曹丕继位后,年近而立的曹植,失意人生更未回转过,就此颠沛流离、改封迁徙。 而即便曹丕逝世,曹叡(ruì)继位,曹植的境遇并未因此改善。他多次慷慨激昂地上书,以笔表忠心、展才能、抒豪情都被刻意忽略和打压。各地徙封的曹植,如无根的飘萍,心灰意冷,41岁病逝于东阿。 曹植的一生,多怅恨、多不平、多落寞,其人率性不羁、别具一格,其文 情采兼备、雄健华美,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文章部分来源于网络,感谢您的收听与关注,我们下期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