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志 | 阿米尔:救赎之路】

【人物志 | 阿米尔:救赎之路】

2022-10-16    04'48''

主播: 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929 10

介绍:
阿米尔:救赎之路 本期主播: 项俊杰 文稿编辑:吴文孟 文稿审核:石翠娇 图片编辑:项俊杰 背景音乐:River Flows in You———Tim King 官方weibo:西华师范大学广播台 胡塞尼写的《追风筝的人》里主人公阿米尔说过这样一句话,“许多年过去,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就像他曾经因为懦弱而做的错事,那个曾经“为他,千千万万遍”的男孩哈桑,总会在午夜梦回时,在脑海回映。成为他心中永远的梦魇。 阿米尔出生的时候,妈妈难产去世了,他的整个世界都是爸爸,他崇拜爸爸。“我要爸爸全他属一人”,正是这种狭隘的占有欲,让他说谎,他不能忍受爸爸对家里仆人的儿子哈桑好;不能忍受两个人在喀尔卡湖畔打水漂,哈桑的石头比他的多跳了三下。虽然阿米尔的整个童年,似乎就是和哈桑一起度过的,但是他并不认为哈桑是朋友,因为他们有着等级的差别。 在当地每年最隆重的风筝大赛上,阿米尔迫切地希望争得冠军,因为这样可以让爸爸刮目相看引以为荣。阿米尔和哈桑密切帮助下,他们赢得了胜利。就在哈桑去拾被切掉线的风筝,被一群小混混欺侮时,阿米尔恰好在不远处,却没有勇气去帮助哈桑。 也许是因为内心的愧疚或者是想删掉哈桑因为他被侮辱的记忆,他选择逃避,总是找借口为难哈桑,一遍又一遍地为难无效之后,他把自己的表放在哈桑的枕头下面诬陷哈桑偷窃,要求爸爸驱逐哈桑父子。少年的阿米尔是自私、狭隘和懦弱的,缺少真诚。 阿米尔喜欢写小说,梦想成为伟大的作家,想让全世界都读到他的故事。爆发阿富汗战争之后,阿米尔和爸爸偷渡到了美国,在这里他们开始了卖杂货的生活。也是在这里,他遇到了索拉雅,这个后来成为他妻子并帮助他完成救赎的人。 相依为命的父亲去世是阿米尔成长的又一个阶段。失去了依靠,阿米尔变得坚强起来。也实现了梦想,成为一个小有名气的作家。 真正让阿米尔成长起来并且直面自己的是在一次和父亲老朋友的见面。对于这次重逢,阿米尔是不愿意的,他仍然在逃避,不愿意撕开伤疤,不愿面对自己的过去和内心。但最终,他还是鼓起勇气去见了这位老朋友。在了解到哈桑是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时,除了震惊、愧疚更多的是要承担,想补偿哈桑,赎回自己和父亲的罪孽。 当他千里迢迢回到久别的故土,却得知哈桑被士兵打死,永世不得再相见的痛苦让他决心担负起抚养哈桑儿子的责任。几经曲折,阿米尔找到被叛军控制的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尽管差点丧命,却让他内心觉得踏实而轻松。 索拉博因为被叛军头领欺侮,觉得自己很脏,想寻死,被阿米尔救了下来。当阿米尔的岳父嘲弄索拉博的身份时,阿米尔慷慨激昂地说:“哈桑是我的兄弟,索拉博是我的侄儿,请永远不要叫索拉博‘哈扎拉男孩’,因为他有名字。”到这时候,阿米尔完成了他的救赎,已不再是那个自私懦弱的胆小鬼,而是成功蜕变成一个有勇气面对人生、有担当审视自己的顶天立地的人。 最后阿米尔带着索拉博去放风筝,阿米尔追着风筝,仿佛又回到小时候一样。只是这次,追风筝的人变成了阿米尔,他也像当年的哈桑一样,回头对索拉博喊到“为你,千千万万遍”。 文稿部分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