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自我辩驳

与自我辩驳

2019-02-21    14'02''

主播: 无恙的元素

178 2

介绍:
如果你相信理性的力量,相信你能控制自己的想法,那你就要试着来劝服自己,试着发展出一种更理性、更健康的眼光和看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改变思维的方式——与自己辩驳。 这套技术来自理性情绪疗法的创始人,心理学家艾利斯(Albert Ellis)。他说,对于不理性的思维,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辩驳: 第一种辩驳方式,是实证式的辩驳。就是找与不理性的结论相反的证据。 第二种辩驳方式,是逻辑式的辩驳。辩驳的重点,是推理的合理性。几乎所有的不理性思维,都有过度推理的问题。 第三种方式,是实用式的辩驳。简单地说,就要问:“我这么想有什么用。” 对于我自己来说,我更喜欢这种实用式的辩驳,简单直接,并且不会让自己在复杂的逻辑中绕圈子。 可是大部分人并不习惯用“有用”、“没用”来思考,他们的思考方式背后,有一些错误的倾向。 我总结了一下,觉得可以把这种错误倾向归结为三类。 第一种倾向,是认为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一个所谓的事实真相,一个正确的认识。 第二种倾向,是认为自己所想的,就是事实真相,而很少去容纳其他可能性。 “我自己的事我自己知道。”如果你这样想,你就很难有改变的空间了。 第三种倾向,是我们也知道自己的想法是非理性的,但是很爽、很带劲,所以就是要这么想。 我们说,心智模式最重要的功能,是看它是否产生积极的情绪,以及能否产生有效的行动。 如果我们能控制自己的想法,那也就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了。所以对于一个想法,我们要问自己: 这样的想法会引发我什么样的情绪呢? 这种情绪是我想要的吗? 它会触发我什么样的行动呢? 这种行动是我想要的吗? 我这么想,会让自己更好呢,还是更糟糕呢? 这就是一种实用式的想法。 在健身房里,如果你要练胸肌或者腹肌,教练会告诉你“一二三四”要这样做。与自我辩驳,其实也是类似的健脑训练。 要做这个健脑训练,我们不能怪自己有这些防御型思维。在练习做这种自我辩驳时,有时候来访者会说:“你看我多笨啊,连这点道理都想不明白。” 如果是这样,那这本身就变成了需要辩驳的防御型思维了。你有这些防御型思维很正常,重点是,你也不能放任它破坏你的情绪和行动。 我的一个来访者在学了与自我辩驳以后,跟我说:“我的头脑中好像有两个我,一个是很情绪化的我,像是个需要人照顾的孩子,在不停地说‘认命吧,你就是没人喜欢。’另一个是理性的我,像是个大人,在不停地说:‘这有什么,根本不是大事,不能因为这点小事停止尝试。’ 那个情绪化的我说得很大声,那个理性的我呢?只有小小的声音,需要很仔细听才能听见。” 我就跟他说,这个情绪化的你和这个理性的你都是你,但又都不是你。你是另一个人,你是作为裁判的那个你。 现在,是该由你做决定了,站在谁这一边。那么,如果你是这个裁判,你要站在谁这一边呢?
上一期: 绝对化思维
下一期: 创造型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