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我的生命负责 你为你的生命负责

我为我的生命负责 你为你的生命负责

2019-05-26    13'48''

主播: 无恙的元素

170 3

介绍:
上节课,我们讲了一种人际关系中常见的责任混淆,叫“都是你的错”。今天这节课,我们来讲另一种常见的责任混淆,叫“都是我的错”。 如果说,“都是你的错”说的是我们要求别人为我们的感受负责,逃避我们在人际关系中的责任,那么“都是我的错”说的就是我们想要为别人的感受负责,承担我们不该承担的责任,生活在不必要的内疚当中。 只听上面这句话,你可能会觉得很难理解。怎么会有这么傻的人呢?用别人的问题增加自己的负担? 其实这种思维偏差很普遍,很可能只是你还没有意识到它。 无论出于什么样的善心,助人者和求助者之间都应该有边界。在帮助别人的时候,要警惕我们的好心突破了边界,最终损坏了彼此的关系。 在心理咨询里,边界是一个挺重要的词,大意是说,我们需要承认和尊重彼此的独立性。 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绝不轻易越界。 就像两个鸡蛋,都带着自己的壳,你再想跟别的鸡蛋亲近,也只能期望成为“一个篮子里的鸡蛋”,而不能期望成为“同一枚鸡蛋”。如果挨得太近,容易鸡飞蛋打。 人总是有亲近的渴望。因为这种亲近的渴望,我们总是希望能够承担别人的痛苦。 可是,有时候我们也需要承认自己的限度。不是我们的爱心不够,是我们的能力不够。边界就在那里,很客观,我们只能遵守。 为什么我们要把明明不是我们自己的责任,扛到自己的肩上呢?原因就在于,我们宁可忍受这样的内疚和自责,也不想承认,在一段这么重要的关系中,我们居然是无能为力的。 相比于内疚和自责,这种无力感更让人难以忍受。 你还记得我们前面所讲的“三角化”吗?“都是我的错”经常是被三角化的人会产生的典型心理。 他们没有办法解决别人的矛盾,就把别人的矛盾,变成了自己的问题,来告诉自己,我是有办法的,只是我没做好而已。 两种镜像思维的比较 说到这里,我想来比较一下“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这两种很有意思的镜像思维。 “都是你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外的,指向别人的,所产生的情绪是愤怒。而“都是我的错”,它的攻击是向内的,指向自己的,所产生的情绪是内疚、自责和抑郁。 当“都是你的错”和“都是我的错”形成了一种互补的关系,关系的一方常常会变得越来越愤怒,关系的另一方变得越来越抑郁。 虽然关系里的两个人都不舒服,却常常都无法改变。 这不仅出现在家庭里,在职场中,一个老板如果总是指责某个员工,而员工也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慢慢的,他就会习惯做一个“背锅侠”。 在感情里,如果一方总是指责另一方,而另一方总是觉得都是自己的错,总有一天,这样的关系也会崩坏。 所以,现在让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一下边界的含义。 即使是最亲近的人,我们也需要承认,我们跟他是不同的人,有些困难,只能他自己去面对和解决,有些决定,只能他自己来做,无论他的决定在我们看来有多糟糕。 因为说到底,每个人都只能为自己的生活负责。 如果你总是把关系的错误归为自己,经常觉得内疚和自责,哪怕明明在关系中,你也受了委屈,那我也想提醒你:这不是你的错。 总结一下,这一讲,我们谈了另一种责任的混淆——“都是我的错”。我们讲了这种心理产生的根源,分析了它跟“都是你的错”的关系。 为了避免与“都是我的错”这种责任的混淆,我们应该划清跟别人的边界,“我为我的生命负责,你为你的生命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