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是一种情绪 (黄灿然.香港)

黑夜是一种情绪 (黄灿然.香港)

2017-05-07    12'18''

主播: 丸子电台👗

330 5

介绍:
我爱黑夜 作者:黄灿然(香港) 配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配图:夜晚露天咖啡座作者 .(荷兰 )梵高 配乐:口琴降e大调夜曲. Will Grows UP. 晚风 朗读:简一 我爱黑夜, 爱到黑夜边缘。 我爱黑夜 爱到白天。 就像总得有人做男人 有人做女人。 我在黑夜王国里做在黑夜王国里该做的事情。 总得有人 在黑夜里听巴赫和马勒, 总得有人 迎接黎明迎接晨光, 总得有人 天一亮就下楼走走, 看看街上 刚醒来或仍在睡着的店铺。 节选自黄灿然《我不抱怨黑夜》 华灯初上,熙攘的人群、热闹的街道,一个消瘦的身影闪现在逐渐深邃的夜幕,混迹于完工的行人当中。他走过熟悉的马路,搭乘拥挤的地铁,有时他会从随身携带的布包里摸出一本外文书翻上几页;有时他只是站在车厢交接的地方,安静地注视眼前的少年、姑娘和那些已经满眸沧桑的成年人。诗人黄灿然的一天,从这里开始。 有人说黄灿然是黑夜的王子。这显然是与他这些年来逆时差的的翻译工作密切相关。孤独、专注、晨曦、路人……香港歪打正着地给了黄灿然一个“诗人式”的生活节奏。在他的诗作里,你经常能嗅到夜晚走向黎明的气息。当然,这气息里还透着些许朴实的烟火味道,你听: 总得有人 在早上八九点钟上床, 在梦中 听见真实世界或梦中世界的噪音, 总得有人 下午才起床, 逢休假傍晚才起床 到茶餐厅喝一杯热咖啡, 然后 混在下班的人群中, 假装自己刚下班 正要回家,或正在回家的途中, 顺便逛逛超级市场,买些菜, 买些面,买些鸡蛋, 然后回到街上 无意中抬头, 看见远方峰顶上 黑夜又已降临。 节选自黄灿然《我不抱怨黑夜》 黑夜并未遮住黄灿然的眼睛,相反却给了他独特的视角和用来专注的寂静。他说我常常凌晨一点钟才下班,然后慢慢步行回家。那个时刻,城市里的人最少没有什么车辆。这个时候,你直接面对的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他的诗行里,被定格的正是他肉眼所见证的场面,以及在瞬间涌上心头的感受。当他看到,街角裁缝店里忙碌的老人,他会这样写: 总会看见一个身材清瘦、 两鬓斑白的老人 独自在熨衣服。 他干净整洁,一边熨衣服 一边开着收音机,在同样整洁的店里。 我希望我是他,这样安安静静地工作, 像天堂一样没有干扰,让黑夜无限延长。 我不断闪过停下来跟他打招呼的念头, 但我的灵魂说:“这是个奇迹,但你闯不进去, 因为你不是 也不可能是它的一部分。 节选自黄灿然《裁缝店》 在文学作品里,“黑夜”通常作为时间的指示符号,或是介乎“绝望”与“希望”之间的隐喻。但,对生活中的我们来说,黑夜里最敏感的大概是听觉罢。 我们听风在旷野呼喊,听雨打芭蕉,听夜行动物的耳语,听巴赫,曲尽其妙,因为深夜寂静。黄灿然的夜晚,却永远是静如湖水的情绪和他眼观世界的影像。 夜里的黄灿然是独行且安静的,就像他在诗行里样子。 谈及黑夜,总会想到顾城的那句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或许生活,对于早年有过多经历的诗人来说,是淡然和专注,因此他用他黑色的眼睛来注视这个世界,与世界交谈。 那么,黑夜之于你我,也许是深潭一般的静谧,或者和楼兰街市一样热闹。每一份静谧与热闹,都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感知。就正如诗人写的那样,“就像总得有人做男人有人做女人,我在黑夜王国里做在黑夜王国里该做的事情。总得有人在黑夜里听巴赫和马勒……” 这属于个人的“黑暗地带”,既有充满象征意义的胚芽在悄然生长,也有斑驳的现实坠落后的重构。它是黎明到来以前的世界,是所有夜行者的情绪。 配图:夜晚露天咖啡座 作者: (荷兰 )梵高 作品赏析: “1888 布上油画纵81×横65.5厘米 奥特洛克洛勒-穆尔博物馆藏 。 梵高经常在晚上光顾离他住所不远的咖啡馆。咖啡馆的耀眼灯光和布满天空的星辰,激发了他作画的热情。他在这幅画上,用黄和蓝来表现一种独特感受。画中被灯光照成黄色的咖啡座和蓝色星空的对比,使整幅画显得很美,洋溢着一种平和的诗意。梵高曾说:“对我来说,晚上看来比白天更有活力,更有丰富的色彩,晚上作画,看天上有闪烁的星星,地面有灯光,是一幅很美的与安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