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不去”的故乡

“回不去”的故乡

2016-12-01    10'08''

主播: 可可小妖

161 1

介绍:
“回不去”的故乡 文|罗烨 听到这样的题目,你可能会问,既然是故乡,怎么会回不去?没错,现在交通发达了,哪里都去得了,只要有心,离乡再远也能回乡。然而这种回去只能是空间上的回去,心灵上的,随着离乡日一点点增多,便难了。 故乡在每个离乡人心中都是不同的,又是相同的。不同,是因为不同的人来自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地域便有着不同的风貌,不同的方言,不同的美食,总之,一切气息和味道都不同;而相同,则是因为每个离乡人心中都始终会为自己的故乡留有一席之地,将其视为心中最柔软,最美好,最为特殊和珍视的地方,无论它是繁华的都市,或是宜居的小城,亦或是贫瘠的山村,这样的位置都不会改变。毕竟,故乡,永远是这世上无比特殊的存在。 在故乡生活的人某种程度上来说自然是幸福的,能够在从小出生长大的地方度过一生,内心极容易是踏实安定的。守着父母乡邻,还有不少从小一起的同学伙伴和自己一起长大,一起步入婚姻,生儿育女,于是极少有机会体会离别的滋味,体会那种父母站在身后目送你远去的复杂心情和想家的苦涩。而离乡的人即使是习惯了离家,习惯了离别,在面临每一次离别的时候,心里依然会是难受的。我之前所工作的出版社有一位前辈从不吃梨,她说梨是让人伤感的水果,她不喜欢梨(离)。其实很多离乡的人只是因为离家的次数多了,于是慢慢习惯了,忍住眼泪的能力也变强了。人在长大后,便学会了不把泪流在脸上,而是流在心里。 我是八零后,我们这一辈不少都是独生子,然而也正是从这辈人开始,年轻人开始越来越多地离乡。我们不懂,不懂当年的一场高考便是自己和故乡的分隔线。很多人都是上大学后便离乡了,大学毕业便在那座充满了机会的城市找了工作,结婚生子。只是当年十八九岁的我们哪里会明白这一离乡居然有可能是一辈子的离乡?哪里会明白这一离乡,今后回去的次数居然变得屈指可数? 网络上时不时会讨论大城市的去留问题,去还是留,不知有多少人在为此而纠结。殊不知,故乡,一旦离开,回去就难了。尤其是年龄越大,在外时间越久,回去就越是难以习惯和融入。于是便开始了更久地离乡。虽然故乡永远在那里,在等着你回去,然而每次回去似乎都是去找寻自己记忆中的点滴,故乡的现在倒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因为故乡的新变化对于离乡多年的人已然是更加地陌生。所以,决定了回乡便要趁早,人生光景有限,时间不会那么宽容,随时允许你改变主意。而下定了决心在外打拼的人便要告诉自己不要为自己的决定后悔。在你决定去看更多的景物,突破人生更多的界限时就应该明白这一切也是有代价的。至于做何种选择,断然不会有一个好的答案,人不同,适合的答案就不同。 有的离乡人会安慰自己说人长久地呆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于是才会有“第二故乡”,甚至“第三故乡”之说。这种说法自然不无道理,毕竟哪里有我们的记忆和脚印,哪里就一定是特别的。也有人说心之所在便是故乡,也没有错,例如有的人在异乡生活了几十年,故乡早已没有亲人,回去的次数也越来越少,记忆自然会越来越模糊,而自己所有的社会关系和亲人都在第二故乡。这第二故乡对他而言已远比故乡熟悉得多,也重要得多,重要到已足以安放自己的心灵,于是很可能会把这第二故乡取而代之视为故乡。 前不久我在飞机上看了一部电影,《布鲁克林》,影片很朴实,也很真实。女主人公艾丽丝离开故乡爱尔兰去纽约打拼,当因为姐姐去世被妈妈叫回来,并为了力劝她留下而为她找到了一个如意郎君时她开始纠结。因为在纽约的布鲁克林,她已经有了一个爱她珍惜她的男人,而且刚刚悄悄结婚。一边是故乡的安逸和另一位优秀男子的热烈追求,一边是刚刚结婚等待她回家的丈夫,她因为纠结,都不敢看丈夫的一封封来信。然而就在她纠结时,小镇上一个多事的妇人“戳穿”了她,说想不到她在纽约已结婚,居然还回来和别人恋爱。也正是这件事让她下定决心回到了纽约。 很多人的影评中都说好奇如果没有别人插手,艾丽丝会做何选择,也有人说这个故事没什么看点,主人公不过是因为别人戳穿了自己才回到纽约。我想,有没有别人的插手倒是次要的,重点是这份选择故乡还是异乡的纠结是很真实的。倘若她一点都不动心就毅然决然离乡,听起来似乎是忠于爱情,但并不真实,毕竟故乡已只剩母亲一人,而母亲的祈求她不可能置之不理。只能说因为别人的插手,她的决定变得容易了许多。 看来关于故乡的去与留,古今中外都是有的。古时的离乡叫“背井离乡”,似乎更多了些悲凉的意味。没有网络,没有视频,一封家书也要在马上奔波几个月才可能安全抵达,那份凄苦自不必言。所以现在的离乡人终归是幸福多了,即使身在大洋彼岸,也可以瞬间看到亲人的面孔,听到他们的声音,仿佛大家离得并没有多远。 离乡的你,如果真的不可能再“回去”,就把故乡好好儿珍藏在心底,珍惜每一次回去看看的时光吧。
上一期: “回不去”的故乡
下一期: 蓝色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