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医改”启动超过七年,看病难何时能解决?

“新医改”启动超过七年,看病难何时能解决?

2016-03-15    04'31''

主播: 小齐说.

1564 76

介绍:
小齐说两会,今天咱来说说这“医改”。 一提到这医疗问题,估计好多人都有不少苦水要吐:什么挂号难、看病贵、管理混乱、医务人员服务态度差啊等等。今年年初的“女孩痛斥医院号贩子”的视频,更是将“医疗改革”又推到了风口浪尖。这“黄牛炒号”的猖獗,只是“医改难”的一个缩影。 “新医改”启动至今已超过七年,为的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虽然这几年改下来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就,但是总体效果并不如人意,感觉是“该难的还难,该贵的依旧贵”。 这不,在今年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第三场记者会上,记者的第一个问题就抛给了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问题呢也是颇为尖锐,说“中国的医改已经进行7年了,但是为什么民众还是在说着看病难、看病贵?”黄委员就回答说:看病难的原因,主要是优良的医药卫生资源在我们国家不足,看病贵就是医疗卫生服务体制的问题,特别是公立医院的改革严重滞后。 其实,医改很多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我国的医药卫生资源供需一直处于失调的状态。这种供需关系可以总结为:总量供给不足,优质资源稀缺,且结构不平衡。这一问题如果不得到有效改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依旧是无解的。 有数据显示,过去的10年间,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由每年 39.91 亿人次增加到 76 亿人次;住院人数由每年6,657万人增加到2.04亿人。但是与老百姓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相比,医疗资源总量供给不足,结构不平衡。原因是什么?首先,全国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护士数、床位数相对较低。 其次,从区域分布上来看,资源主要分布在大城市、大医院,像是北京,每千人口执业医师已经超过4人。全国的城市的平均数字也达到2.96人,而农村仅为1人。大量的优质医生集中在大城市、大型公立医院。就出现了“全国人民奔协和”这样的现象。 面对现在我国医疗资源供需失调和医疗改革的困境,我们必须要从供给侧想办法。因为随着老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我医疗保健意识的逐渐加强,对医疗市场的需求必定会持续增长。而这种需求的增长不仅是量上的,也是质上的。因此,供给侧如何通过结构性的改革来满足需求侧的要求,就成为了现如今医改面对的最主要问题。怎么解决呢? 从资源投入量上来看,“医改”不能仅仅依靠卫生部的一些文件来推动改革,更需要从根本上用法律来推动;同时,在资金投入上,虽然我国近年来医疗卫生费用的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疗卫生费用支出比例以及人均医疗卫生费用仍存在较大差距。我这儿说个数字您就明白了,2014 年我国的医疗服务开支总额占GDP 的比重为 5.56%。而美国在2012年这一比重就达到了 17%。 而且,我们更多的要看到供给侧结构上的调整,要看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政府的那双“看得见的手”不是万能的,问题一多是抓不过来的。因此,有的政协委员就提出了,这医改要做到由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向民营开放。政府“看得见的手”与市场“看不见的手”要相结合。政府抓大放小,抓住那些有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医院,剩下的抓不过来的交给市场,让民营资本或者外资进入,实行公立公办,公立民营混合机制。 也许只有在医疗资源的供给侧想了办法,下了功夫,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让我们提到医院不再愁眉苦脸,让到医院挂号的女孩儿不再绝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