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纪霖:77级大学生大概每个人都是知识分子

许纪霖:77级大学生大概每个人都是知识分子

2017-07-18    03'36''

主播: 我的历史

18523 1071

介绍:
许纪霖:77级大学生大概每个人都是知识分子  凤凰历史 许晔 许纪霖 人物简介: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华东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77级。 今年是文革以后恢复高考40年。我自己是一个77级的大学生,不久我们大学同班同学聚会,我们班里大概40多个同学,后来一算到今年大部分都退休了,只剩下4个现在还在岗,主要都是大学里的老师。岁月如梭,真是太快了。这40年对我们来说,这差不多就是一个小半生,但是我想说的是,恰恰40年前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每个人的命运。 在高考之前,我是下过三年乡。我1975年中学毕业,上海当时政策是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可以留在城市,一个必须下乡,我姐姐留在城市,我是必须下乡的。我在农场,一开始做建筑材料的预制板,每天要扛水泥,放进混凝土搅拌机里面搅拌,但是因为有一些小才气,会写一些小文章,那个时候工厂需要有人做宣传,然后就抽调到工厂里面管宣传,顺便也管图书,还可以有机会回上海采购图书,借这个小小的方便读了很多书,实际上是给学习打下了很多的基础。 我当时是在上海郊区一个农场,但是上海人特别希望回城,不要说上海和外地,市区和郊区的差别都太大了。回城,那个时候叫上调,起码得五年,在没有恢复高考之前,我们唯一的希望就在农村里面熬五年,然后回城。1977年的秋天,我母亲那时在重庆工作,我和我一个同学一起坐船从上海到重庆,我们就在江轮上突然听到广播说要恢复高考,你要知道那个时候人多兴奋,突然感觉到有希望了,可以回城,你的前途突然展开了,一片辉煌。 对我们个人来说,大概最切切实实的就是突然我们有了希望,让我们个人有了前途,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个前途不仅是我们个人的,也是整个国家的,实际上高考制度的改变会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1905年把科举给废了,那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才有了21世纪以后中国的很多变化,但是1977年恢复高考,这也是对(国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如果没有恢复高考,我想就没有后面的改革开放,为什么?现在大家都明白,最重要的是人才。过去毛时代是讲“又红又专”,结果是突出“红”,张铁生这些“白卷英雄”以工农兵大学生的名义进了大学,真正有才华的青年很少有机会,但是恢复高考的决策就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时有句话叫知识是第一生产力。像我们这些人大概只会读书吧,从小是在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长大,又喜欢读书,读书是我当时唯一的娱乐。那个时候中学不像今天,读书是不太难的,在中学我是门门考一百分的,算是一个学霸。 我所在的农场里喜欢读书的人不算太少,特别是我所在的这个单位算读书风气比较好的,当时参加高考的同事起码有七八个,人们见面就说“您高考了吗?”。很多知青就觉得,这是我们唯一的离开农村的途径。 从我们知道恢复高考的消息到高考,大概也就三个月,复习的时间是很有限的,77级(复习)时间太短了,凭的是你原来在中学里面打的底子。因为我当时中学毕业时间也不算太长,底子打得比较好,所以当时是蛮自信的。后来我才知道,那年录取率只有4%,但那个时候没想这么多,就是凭着一种自信就去考,也考取了。 我们参加高考在南汇县,南汇县现在已经成为浦东新区的一部分了,考四门课。那个时候考试,家长也不管,人是很成熟的,这是你个人的事,家里人没这么多的担忧。我和公社同事一块坐着农场的拖拉机去的,路上大概半个多小时吧。当时这也是个大事,所以各个单位也蛮重视的,都开着拖拉机进城。我们在南汇中学考,一个教室大概坐了40个人,一人一个位子,重新回到中学的课堂,感觉非常亲切。 放榜是通过单位发给你的。录取的时候单位必须同意,通过单位把录取通知书给你。我当时考的也算是高分,但第一批没有录取,至今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我语文考的不算太理想,报的第一志愿又是中文。当时录取可不像现在从高分到低分(录取),那是靠抢,校长带了一帮人到里面去抢档案。幸好后来有个老师李春光给邓小平写了封信,说第一届高考学生实在是太优秀了,能不能扩招,小平同志又批了,我就作为第二批扩招的学生进去的。 1977年底高考,我们到了1978年初才正式入学。我们这一代人很多人都是文学青年,觉得文学是最神圣的。当时高考的时候,最优秀的一批人都在考理科,因为文革以后大家吓怕了,觉得搞文科很可怕,那时候有一句话叫“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虽然我的理科成绩也很好,由于我从小生长环境的缘故,就特别想做一个文学青年,觉得作家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特别想进中文系、新闻系。那个时候最红的,最难考的文科专业,可不是今天的经济,而是中文、历史、新闻。我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的政治教育系,这是学政治的,很多人就很怕,一个,学政治的被人看不起,第二个,好像它又是一个高危专业,和政治沾边当时是觉得有点恐惧的,所以当时我到大学报道的时候很失落。第一件事就是找系主任说:“老师,我想转系,我想去中文系。”我们系主任也蛮同情我的,皱着眉头说:“如果我答应你,大概我们这里一半人都得走。”那也没办法,就既来之则安之,只能就读呗。 但是,天生我材必有用。1978年,大学校园里非常流行演话剧。上海当时有一个话剧叫《于无声处》,是控诉文革的,这个话剧突然爆红,连带把话剧都带红了,所以那个时候最流行的就是学生自己创作,自己演,全校话剧汇演,然后又全市话剧汇演。我就自告奋勇写一个,真没想到我们系用了我这个本子,我们演了以后还打败了中文系,拿了全校第一名,代表华东师范大学参加上海的汇演。我觉得,人恐怕一生未必完全是按照自己的计划来安排的,有时候就是有偶然的机遇,所以我经常对学生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你不要有太具体的那些小目标,要有大的理想,等到机会来了你都抓得住。 我自己从1982年大学毕业就留校,差不多到今天已经在大学工作了34年,但我深切感受到,那个时候我们的大学校园和今天的大学风格、氛围,可以说是天壤之别。今天是物质极大丰富的时代,那个时候文革结束不久,属于物质短缺的时代,对知识来说也是这样,今天是知识爆炸,太多的书,太多的知识,太多的资讯让你无法选择,而那个时候是一个知识非常匮乏的时代,第一届学生每一个人都很珍惜学习的机会,真可以说是叫如饥似渴。 我们大学有一个小新华书店,就在河边。下午通常是这个小书店进新书的时候,它的新书售卖在今天叫秒杀,那个时候要去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