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高考40年 蒋敏杰自述:《“误打误撞”考入六二六工学院》

恢复高考40年 蒋敏杰自述:《“误打误撞”考入六二六工学院》

2017-07-31    09'56''

主播: 我的历史

10603 648

介绍:
作者简介 蒋敏杰,1975年毕业于双城临江中学。1980年毕业于庆华工学院并留校任教。2002年调到哈尔滨从教。现已退休。 “误打误撞”考进了六二六工学院   时至今日,我国恢复高考制度已整整四十年了。这也是我本人参加高考四十周年纪念日。此时此刻,我感慨万千,心中有千言万语却不知从何说起。回忆当年,往事历历在目恍若昨天。那是一段充满艰辛,几近辛酸的岁月。 命运弄人,我读书的时段正与文革同步,学校不怎么正经上课,学生也不太喜欢学习。幸运的是我从小就爱读书,家里没有书啊!我就到别人家里借,不论什么书都可以。在家里捡到一块有字的废纸也要细细的看上半天。即使文革那样的轰轰烈烈搞活动,我也能挤点时间读读书。说实话,从上小学那天起我就是个好学生,可是根本就不知道读书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因为没有一个人告诉过我。 高中毕业就当小学教师的蒋敏杰 1975年,我读完了高中到生产队里当上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后来考上了民办教师,成了乡下的小学老师,教二年级小学生。1978年,我听到一些同事说要去参加高考,要上大学,之前没听说过什么是高考什么是大学。我很好奇,也想试试。我听说母校开办补习班,很多人包括我的同学都去补课了。可我得上班啊!校领导担心大家为了高考不好好工作,每天紧盯着我们不让复习。因为那时大家都在一个办公室,一点不敢看书复习。我一周要上四十多节课,包班制,整个班级的各个科目全由一人来教。 我每周上六天课,既忙又累,学校距离我家很远,每天起早贪晚,没时间复习。只有中午学生去吃饭时,我才把自己的旧课本拿出来,坐在泥巴垒的学生桌椅旁,吃点自带的凉饭,边吃边看。可是没多大功夫,小孩子们就叽叽喳喳的跑回了教室,孩子小,满教室嬉闹,我便不能安静看书了。即使看书的那一小会儿也提心吊胆,因为校长会从窗户窥探,唯恐老师复习影响学校的教学成绩。那时只能翻翻理科的课本,语文政治就靠上学时的基础了,没办法,没有任何复习资料,没有一个人指导。晚上下班吃完晚饭天就黑了,农村夏天晚上没有电,我只好贴在窗户玻璃上借着月光看书,因为屋里点灯招蚊子。 蒋敏杰的乡村女教师时期 早上天一亮就起来到室外坐在院子里看一会书,然后还要帮家里做早饭,抓紧时间吃一点就匆忙去上班了,嘴常被烫破。 考试的日子马上到了,可偏偏学生期末考试与高考只差一天,学生考完第二天就是高考的日子。那时自己对工作极端负责,精益求精,每天认真辅导学生备考,工作强度非常大。陪学生考完试,我便走上了考场。 同时参加高考的有许多应届生,有近两年的毕业生,还有很多往届毕业生,其中很多人都参加过补习班。竞争性太大了。第一次走上这样神秘又庄严的考场,自己心中也有些许紧张。记得有个女知青还没等开考几分钟就晕了过去,被老师送出考场。我当时并不觉得试题太难,只是紧张以至于物理漏掉一道题,还有一道物理题前两步都已做对,最后一步只把两数相加就完成了,可我由于太粗心竟把两个数字对错位了。回到家再回想此题时才发现。很遗憾!但我心中有个信念,那就是我不会输给别人的。 果不其然,我真的成功了。 理化一百分我竟然得了八十八分!其他科也都七八十分。除此之外,我所教的班级也在期末考出了好成绩,全乡27个平行班,我们是第三名。后来校长见到我时对我说:“你若不参加高考,这个班的成绩会更好。” 说到高考,就要谈谈报志愿的事。到如今我都不知道我的报考类别是谁为我选的,按我本人的意愿一定选文科。我是误打误撞报了理科。 庆华工学院英语师资班78级英语班合影,这一年,英语专业只招收了35名学生 因为家人都不懂,没人为我出主意。填报志愿现在觉得都是个笑话。 因为当时自己是个老师,很羡慕工人,工人阶级领导一切嘛!所以我专挑工业学校报。只有一个志愿不是工业学校,它是:“六二六  数学”。那时经常听到毛泽东对卫生战线的指示中有这几个字,我以为是卫校类就填了“六二六”这个志愿。志愿填的非常随意。没和任何人商量。结果,竟被“六二六”录取了。 原来这是军工厂的代号,录取我的是一所军工厂里的工学院,为我们黑龙江省代培师资。招生表格上写的数学专业,原来本应是英语专业,是招生办弄错了!接到录取通知书时,看到英语俩字我蒙了。我不知道什么是英语,我从没学过任何外语。 现在想来,自己的高考之路真的太艰难曲折了。但是我坚信,一个人若是肯努力,肯付出汗水,总有一天会实现梦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