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 8楚歌、乐府与辞赋

写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 8楚歌、乐府与辞赋

2017-11-12    10'35''

主播: 缨语频道

9 0

介绍:
写给孩子的中国文学史8 楚歌、乐府与辞赋 原创 2017-08-04 秋色连波   小升初、中考适用 下划线为考点须背诵   提到楚歌,自然就想起比喻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成语“四面楚歌”。典出《史记项羽本纪》。   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 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账中。有美人 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 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被楚歌所包围的项羽,也以一曲《垓下歌》作为生命最后的留言。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很多。比如李清照的《夏日绝句》“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又如毛泽东的“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霸王即指项羽。   与《垓下歌》相呼应的,是刘邦的《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成功的农民起义者,建立了汉朝。   汉朝是辞赋的年代,在文人中诗歌并不流行,唯有大量的民间诗歌通过“乐府”的采撷而保存下来。“乐府”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搜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相应的诗体也简称“乐府”。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第一首便是汉乐府:《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行”作为乐府的一种诗体,后世诗人也有名作。如白居易的《琵琶行》。其中名句有:“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后世所言“乐府双璧”指的是:汉乐府《孔雀东南飞》与北朝的《木兰诗》。   《孔雀东南飞》是一首长篇叙事诗,谱写了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歌。诗前小序即故事简介:汉末建安中,庐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刘氏,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仲卿闻之,亦自缢于庭树。时人伤之,为诗云尔。   《木兰诗》讲述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之事。“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这个故事还被迪士尼拍成了电影。         汉乐府中除《孔雀东南飞》,还有一首叙事诗的代表作《陌上桑》,写的是美女罗敷拒绝使君求爱的故事。其中对于罗敷美貌的侧面描写非常经典。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不直接描写罗敷有多美,通过描写路人见到罗敷的反应来表现出罗敷的美貌。这种写作手法,我们可以借鉴在作文中。比如,以观众“全神贯注”“赞叹不已”的神情来描写演员表演的精彩;或借由老师的评价来点出同学的优点。好的侧面描写,往往能起到烘云托月画龙点睛的作用。   汉代以辞赋为主要的文学形式,然而大多数的赋在今人耳中只闻其名却不知其详。盖因辞赋大多堆砌词藻,极度铺张,文字诘屈聱牙,晦涩难懂。不过即使如此,即使不解其意,后人也能体会到汉赋文字的美感。这代表着一个重大的变化:写作的目的不仅仅是表达政治诉求,记载历史;文学不仅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其本身也成为一种艺术——文字的艺术。   在汉赋中,文字被精心的安排,有着整齐的句式,严谨的结构,以及瀑布般的效果。这一半发源于楚辞,另一半来自于战国时期策士们为说服君王而进行的炫技般的修辞。   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班固,张衡,扬雄。   与司马迁并称为“西汉两司马”的司马相如,著有《子虚赋》、《上林赋》。   《汉书》的作者班固著有《两都赋》。       后世以“浑天仪”、“地动仪”闻名的天文学家、发明家张衡著有《二京赋》   扬雄视司马相如为偶像,他模仿《子虚赋》和《上林赋》,著有《甘泉赋》《羽猎赋》。扬雄在今日的名气并不如前三者,不过,在刘禹锡的《陋室铭》中,是将他与诸葛亮并列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读)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里的西蜀子云亭,指的就是扬雄的故居。   缨语频道注释: 1、骏马名骓(音“追),常骑之。 2、“大弦(音“闲)嘈(音“曹)嘈如急雨 3、“行者见罗敷,下担(音“但)捋髭(音“资)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音“卓)帩(音“撬)头。 4、文字诘(音“极)屈聱(音“嗷)牙,晦涩难懂。